再用前韵勉诸友

蚕妇欲晴农欲雨,书生事业无雨晴。

况兹长日足可惜,薰风入户精神清。

虚窗文字遮眼暗,短檠灯火通宵明。

纸为良田力耕穫,一廛稼穑嗤许行。

太山北斗仰韩子,千态万状穷周情。

群居涵养务浑厚,藩篱剖破销纷争。

拭目天衢骧骥足,下视污池雀儿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十朋对朋友的勉励与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蚕妇欲晴农欲雨”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蚕妇希望天气晴朗以便于采桑养蚕,而农夫则期盼雨水滋润土地,形象地展现了不同职业者对自然条件的不同需求。

“书生事业无雨晴”一句,将书生的学业与生活比喻为不受天气影响,暗示书生的追求和努力是持续且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况兹长日足可惜,薰风入户精神清”表达了珍惜时间、享受自然之美的态度,即使在漫长的一天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虚窗文字遮眼暗,短檠灯火通宵明”描绘了书斋中的场景,通过对比虚窗与灯火,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光芒能够照亮心灵,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光明。接下来的“纸为良田力耕穫,一廛稼穑嗤许行”则以耕地为喻,赞美了知识的积累如同耕种土地,需要辛勤耕耘才能收获。

“太山北斗仰韩子,千态万状穷周情”提到韩愈,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人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学习韩愈的文章可以深入理解周朝的文化与情感。最后,“群居涵养务浑厚,藩篱剖破销纷争”鼓励朋友们在群体中相互学习,增进深厚的情谊,消除不必要的争端。

“拭目天衢骧骥足,下视污池雀儿浴”则是对朋友们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像骏马一样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不被世俗的污池所束缚,展现出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十朋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期望,也蕴含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知识的热爱。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颖师赠榧栽

自从儿时食火榧,思欲移根向乡里。

年来花木浪经心,品色徒多真戏耳。

道人赠我方外根,不比寻常桃与李。

枝柯宛类秦大夫,功效端如使君子。

殷勤栽植同因果,众目纷纷等奴婢。

他年摘实荐新时,杖屦相从莲社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一)

苍苍千尺大夫松,不似湖嵌植小茏。

枕水一拳形崒嵂,凌云三干色尨茸。

王衡星化姿兼茂,莲社诗高席可重。

乞与书窗端不恶,萧然如对德人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二)

处士何须种七松,剩栽海上绿髯龙。

灵根频灌苍如玉,黛色初抽软似茸。

蘸水小山形凿凿,引年昌歜节重重。

道人分得岁寒种,一洗梅溪憔悴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其三)

禅杖西游睹万松,归栽九节伴苍龙。

何须偃盖藏龟甲,自可延年胜鹿茸。

赞老房幽看更好,昼公诗险和难重。

为师旦旦加浇濯,不遣尘埃上绿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