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声利驱人万毂忙,何如林下玩幽芳。
一池草色春不尽,半树梅花月也香。
古锦忽分诗眼巧,短笺难寄话头长。
相望正恨相逢晚,莫惜来过剪韭黄。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吴锡畴所作,题为《次韵答吴仲山》。诗中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惋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声利驱人万毂忙”描写的是春天人们纷纷外出游玩的情景。这里的“声利”指的是美好的声音,比喻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引得人们都想要外出享受这份美好。而“万毂忙”则是形容众多车辆奔走的繁忙景象。
接着,“何如林下玩幽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宁愿选择在林间静谧之地,享受春天的清新与幽雅。这里“何如”意味着“为什么不”,而“林下玩幽芳”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宁静生活。
第三句“我池草色春不尽,半树梅花月也香。”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池塘边的草色在春天里似乎永无止境,而梅花则伴随着夜晚的月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化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命力的旺盛。
“古锦忽分诗眼巧,短笺难寄话头长。”这里,“古锦”可能指的是装饰华丽的文具,而“诗眼巧”则是指诗人的才思敏捷。然而,即便如此,也难以在有限的纸笺上表达出内心所有的情感。
最后两句“相望正恨相逢晚,莫惜来过剪韭黄。”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以及珍视眼前每一刻的态度。这里的“相望”意味着相互凝望,“相逢晚”则是指双方相见太晚,未能早些共享这美好时光。而“莫惜来过剪韭黄”则是在告诫自己不要辜负眼前的机会,即使只是简单地采集野菜(剪韭黄)也是一种珍惜每一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深情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不详
一作元范。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曾被儒冠误,谋生事事疏。
洲无千树橘,家有五车书。
叠石和苔斸,移梅带雪锄。
好非人所好,习气未能除。
老境已骎骎,功名负壮心。
昏眸云雾隔,短鬓雪霜侵。
身为贫长客,诗因病懒吟。
春山归未得,门径藓花深。
一笑起推篷,烟云望眼中。
橹鸣无调乐,帆饱有情风。
山近水偏绿,鹃啼花正红。
前途足奇观,行色莫匆匆。
迂拙安吾分,炎凉任世情。
箪瓢自钟鼎,风月即勋名。
春树重重暗,晴云片片明。
沧波山阁外,浩荡一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