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漪。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

正浦溆苍茫,閒随野色,行到禅扉。忘机。

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蛬外弦诗。

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鉴赏

这首《忆旧游》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溯溪流云去”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溪水潺潺,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意境。接着,“树约风来,山剪秋眉”,树木与山峦在秋风的轻抚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仿佛大自然也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漪。”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凉花覆盖着雪花,人在芦苇荡中漫步,这一场景既清新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秋天独有的宁静与美丽。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的忧愁比作飘落在鬓边的细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接下来,“正浦溆苍茫,闲随野色,行到禅扉。”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广阔的江边,随心所欲地欣赏着自然景色,最终到达一处禅门,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寻求心灵的寄托。

“忘机。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蛬外弦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心境,坐在雁群之下焚香,听远处的蟋蟀吟唱诗歌,这种情景充满了禅意,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随着一阵阵萧瑟的风声,霜信(即霜降的信息)传递开来,不仅覆盖了地面,也轻轻拂过僧人的衣裳,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禅意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站在高处,诗人轻轻一弹手指,仿佛整个天地都融入了夕阳的余晖之中,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渔舟在月光下缓缓归来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解脱,整首诗在宁静与和谐中结束,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与回味。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声声慢.题符幼鲁风雪归舟图

征衫换色,客枕催寒,川涂自古酸辛。

楚尾吴头,风雪独自归人。

低迷冻鸥片影,恐吟魂、搅乱江云。

远望外,有败芦断竹,何处孤村。

莫怪苍山白首,看凄清到此,愁也如君。

湿重帆迟,赢得画里閒身。

滩空梦回犬吠,正鸿妻、相候柴门。

待岁晚,酌椒花、全未是贫。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长相思.绿萼梅

生九疑,住九疑。自小山光染玉姿。碧罗天上飞。

春到时,雪到时。独向花中咏绿衣。断魂烟月知。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沁园春.心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卖花声.壬寅立春日作

春信一番新,春水生鳞。春花春鸟尚逡巡。

剪就钗头春胜也,添个春人。

准拟踏春尘,春色初匀,春风困著小腰身。

制就春词知几首,贴写宜春。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