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心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心》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微妙。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开篇即以通犀(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被外界轻易洞察,暗示了情感的隐秘与深邃。接着,“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通过针与棘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矛盾与复杂,即使在触碰时也显得格外吸引人,却又让人感到刺痛。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进一步展现了情感的多面性,既有怜悯与温柔,也有愤怒与不满。尤其是“莫近弹棋最不平”,弹棋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此处借以表达情感的不平与挣扎,暗示了内心的冲突与矛盾。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通过罗襟掩面的动作,表达了对情感的掩饰与无奈,感叹情感的难以彻底消散,其中琴声的加入,增添了情感的哀愁与深沉。

“覆莲状未分明,爱慧性玲珑在目成”,以覆莲(倒置的莲花)的模糊形状,象征情感的朦胧与不确定,而“爱慧性玲珑在目成”则强调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如同玲珑剔透的珠宝,令人爱不释手。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描绘了情感在欢愉与离别之间摇摆不定的状态,如同危柱在风中摇晃,又如悬旌在空中飘荡,充满了不安与动荡。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通过门内轻挑的动作和秋天的到来,暗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闲愁与寂寞。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最后以花前相见的情景结束,表达了只有通过某种行动或改变,才能真正表达深厚的情感与承诺,点明了主题。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多层次地描绘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微妙,从情感的萌芽、发展到最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卖花声.壬寅立春日作

春信一番新,春水生鳞。春花春鸟尚逡巡。

剪就钗头春胜也,添个春人。

准拟踏春尘,春色初匀,春风困著小腰身。

制就春词知几首,贴写宜春。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西湖月.明慈圣李太后赐画九莲观音像在灵隐寺借秋阁

悤恖梦了华胥,早鹫岭窗前,贮将图画。

翠璎长带,铢衣细叠,冷绡光砑。

岩居瞻瑞相,展一帧、松风尘外挂。

任水际、苦入秋心,依旧九莲开也。

署年髣髴神宗,说侍养深宫,白头閒话。

月轮圆里,山河小影,似惊飘瓦。

兴亡多少事,便指与、枯禅应泪洒。

已零落,阿监当时,奉香黄帕。

形式: 词牌: 西湖月

绮罗香.壬寅春分约徐丈紫山同赋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

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

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

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

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刚宿露、蝶梦才匀,更惹烟、柳丝偷取。

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皂罗特髻.赋包头

胶鬟拢罢,称滑笏吴绡,摺成如水。

浅縆素额,更斜遮蝉翅。

重窥镜、非关怕冷,上头初、爱道随时世。

最宜淡泞,恁略施珠翠。

还把一痕绵擘,衬微微红起。

春愁困、莫教半卸,到残妆、秀晕分明是。

碧烟抹断,看两蛾尤细。

形式: 词牌: 皂罗特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