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哭金銮子

岂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

卧惊从枕上,扶哭就灯前。

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

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

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

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送出深村巷,看封小墓田。

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没想到我正病着,却反而为你(女儿)的离世而悲痛不已。
躺卧在枕头上突然惊醒,起身在灯前哭泣。
有个女儿确实成了我牵挂的负担,没有儿子难道就不值得怜悯吗。
病魔缠身仅仅十日,却养育了你整整三年。
慈爱的眼泪随着哭声涌出,悲伤的心肠遇到什么都会被触动。
旧衣服还挂在衣架上,残留的药还在床头边。
把你送到深深的村庄巷口,看着小小的墓地被封起来。
不要说这只有三里的土地,这次告别却是永别。

注释

岂料:没想到。
吾方:我正。
翻悲:反而悲伤。
汝不全:你(女儿)的离世。
诚为累:确实成为牵挂的负担。
岂免怜:难道不值得怜悯。
慈泪:慈爱的眼泪。
悲肠:悲伤的心肠。
遇物牵:遇到事物就被触动。
故衣:旧衣服。
尚头边:还在床头边。
送出:送走。
深村巷:深深的村庄巷口。
小墓田:小小的墓地。
莫言:不要说。
终天:永远。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深切哀悼和无尽的思念。"岂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一句,诗人在生病之际,不仅为自己的健康担忧,更为所爱之人的不幸早逝感到悲痛。"卧惊从枕上,扶哭就灯前"则描绘了诗人夜晚因惊醒而泣的场景,情景交织,显示出内心的深切哀伤。

"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这两句通过对比手足之情和无子之痛,强调了亲情对于人的重要性。"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则透露了诗人对逝者长时间的照料和深厚的情感。

"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深,每当听到相关的声音或看到相关的物品,都会引起强烈的哀伤。"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则是对逝者生前遗物的一种怀念,显示出诗人的情感依旧停留在逝者的身边。

最后两句"送出深村巷,看封小墓田。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描绘了诗人为逝者送行的悲伤场景,以及对逝者长眠于此的无尽哀思。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告别,更是一种永恒的分离,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馀。

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

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

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

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

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罢府归旧居

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回。

腰间抛组绶,缨上拂尘埃。

屈曲闲池沼,无非手自开。

青苍好竹树,亦是眼看栽。

石片抬琴匣,松枝阁酒杯。

此生终老处,昨日却归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莲石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