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三首(其二)

小园松竹有清阴,懒病从兹日益深。

醉客满堂惭北海,野僧同社忆东林。

逢人问道空长啸,久客思归尚越吟。

三十年前诵圆觉,年来虽老解安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小小的园林里松竹成荫,懒散和疾病让我日渐沉沦。
满屋醉汉让我羞愧难当,想起北海的豪饮,还有那野僧共忆东林的时光。
遇到人问起只能长声啸叹,长久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仍吟唱着越地的歌谣。
三十年前我还在朗诵《圆觉经》,如今虽然年迈,却也能从禅理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注释

小园:私人小花园。
清阴:清凉的树荫。
懒病:懒散和疾病。
深:严重。
醉客:喝醉的人。
惭:感到惭愧。
北海:指豪饮之地,如古代名士聚会的场所。
东林:佛教寺庙,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逢人问道:遇见他人询问。
空长啸:徒然长啸。
越吟:越地的诗歌或方言。
诵圆觉:朗诵《圆觉经》。
解安心:理解并安心于当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小园之中,松竹清阴环绕,病态懒散的生活状态。他感到自己与世隔绝,对社会活动渐行渐远,甚至在酒醉的聚会中也心生惭愧,无法像北海那样的豪杰。与野僧共处,让他忆起东林寺的生活,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遇见行人时,只能空自长啸,表达内心的无奈和思乡之情。他感叹自己三十年前还能诵读佛经《圆觉经》,如今虽然年老,却也能从佛法中找到心灵的安慰,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安心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观,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春深三首(其一)

郊原红绿变青阴,闭户不知春已深。

稍喜荒畦添野荠,坐看新竹补疏林。

帘中飞絮萦残梦,窗外啼莺伴独吟。

欲听楞严终懒出,道人知我祖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其二)

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乾。

共首卜居空旧约,宛丘携手忆馀欢。

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所安。

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柳湖久无水怅然成咏

平湖水尽起黄埃,惟有长堤万万栽。

病鹤摧颓沙上舞,游人寂寞岸边回。

秋风草木初摇落,日暮樵苏自往来。

更试明年春絮起,共看飞雪乱成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