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其二)

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乾。

共首卜居空旧约,宛丘携手忆馀欢。

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所安。

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汍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新诗犹如锦绣繁多,醉后墨迹犹湿未干。
曾经共许的居住约定已空,回忆起在宛丘携手的欢乐时光。
虽然身不在,但风流岁月仿佛仍在眼前,心中对故乡的思念让我感到安定。
走到京城门口为你送别,眼中的泪水如同长河般滔滔不绝。

注释

新诗:指新的诗歌作品。
锦绣:形容诗文华美如锦绣。
烂成编:众多且丰富。
醉墨:酒后挥毫泼墨。
龙蛇:形容书法劲健有力。
卜居:预先约定的居所。
空旧约:过去的约定已成空。
宛丘:古代地名,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回忆。
风流:指美好的时光和才情。
可见:仿佛可见。
身如在:虽然身体不在。
乡国:故乡。
意所安:心之所向的安宁。
都门:京城的城门。
长河:比喻泪水之多。
清泪:清澈的泪水。
两汍澜:形容泪水滚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柳子玉郎中而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离别时的悲痛之情。"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乾",形象地刻画了柳子玉的才情横溢,他的诗歌犹如锦绣繁花,字句间流淌着醉人的墨香,仿佛墨迹未干。"共首卜居空旧约,宛丘携手忆馀欢",回忆起他们曾经的约定和共同度过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只能在心中追忆。

"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所安",表达了诗人对柳子玉风采犹存的怀念,以及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眷恋。最后,"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汍澜",诗人站在都城门口送别好友,泪水涟漪,如同黄河之水,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感伤的挽诗,展现了苏辙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柳湖久无水怅然成咏

平湖水尽起黄埃,惟有长堤万万栽。

病鹤摧颓沙上舞,游人寂寞岸边回。

秋风草木初摇落,日暮樵苏自往来。

更试明年春絮起,共看飞雪乱成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洗竹

寒甚南轩竹半黄,晚抽旱笋杂榛荒。

不嫌毒手千竿尽,稍放清风八月凉。

短彗只堪除粪壤,新萌会看伏牛羊。

扶持造化须人力,早听人言布麦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省事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秋后即事

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

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

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