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二首(其二)

阆峰绮阁几千丈,瑶水西流十二城。

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阆峰上的华丽楼阁高数千丈,瑶水向西流经十二座城池。
我曾亲眼见过周灵王的太子,在碧桃花下独自吹奏笙乐。

注释

阆峰:形容地势险要或景色优美的山峰。
绮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几千丈:极高,极长。
瑶水:清澈美丽的水,比喻仙境之水。
西流:向西流淌。
十二城:泛指多座城市,可能象征地域广大。
周灵王:古代周朝的君主。
太子:帝王的儿子,未来的接班人。
碧桃花:绿色或青色的桃花,象征春色或仙境。
自吹笙:独自吹奏笙,表达孤独或清高的意象。

鉴赏

诗中的“阆峰绮阁几千丈”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峰之景,"瑶水西流十二城"则勾勒出一片广袤的水乡之境。这里的“阆峰”应指的是四川阆中附近的山峰,而“瑶水”可能是指长江的一段,但具体名称已不可考。"十二城"或许是对沿河而建的古城堡的泛称,展示了当时的人文景观。

接着,“曾见周灵王太子”一句,则将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历史的回忆之中。周灵王太子,据史料记载,是西周时期的一位王子,以其英俊和才华著称。而“碧桃花下自吹笙”则展现了这位太子的闲适生活,他在碧桃盛开的环境中独自吹奏着竹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情境。

鲍溶作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从这首诗来看,他不仅善于描绘山水之美,更擅长借古今之境表达自己对仙境无限向往的心情。这也正是唐代文人常有的一个主题: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寄寓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杨真人箓中像

画中留得清虚质,人世难逢白鹤身。

应见茅盈哀老弟,为持金箓救生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

芙蓉寒艳镂冰姿,天朗灯深拔豸时。

好见吹笙伊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其一)

昨日新花红满眼,今朝美酒绿留人。

更宜明月含芳露,凭仗萧郎夜赏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其二)

白雪剪花朱蜡蒂,折花传笑惜春人。

请君白日留明日,一醉春风莫厌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