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老师示四韵,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恶业相缠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禅。

却著衲衣归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罪恶纠缠了我五十年,修行八棒和十三禅法。
我穿着僧衣回到玉局寺,自己都怀疑我是五通仙人。

注释

恶业:罪恶。
相缠:紧紧缠绕。
五十年:五十个年头。
八棒:佛教中的一种苦修方法。
十三禅:指佛教中的多种禅定修炼。
却著:然后穿上。
衲衣:僧侣穿的布衣。
归:返回。
玉局:可能指玉局寺,佛教寺庙名。
自疑:自我怀疑。
五通仙:传说中能通达五种神通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其深蕴意境与笔法运用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句“恶业相缠五十年”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长久以来所遭受的苦难,"恶业"一词隐含着重重宿命之感,"五十年"则是时间的长短,象征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人生历程。

紧接着,“常行八棒十三禅”表达了诗人对于解脱苦海的渴望与追求。"八棒"、"十三禅"均为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打坐冥想以达到心灵净化和精神超拔的修炼方法。这两句交织出了一种对内在平静的无比向往。

然而,在“却著衲衣归玉局”一句中,诗人又回到现实生活。"衲衣"是僧人的服饰,这里象征着一种精神寄托和逃避,而"玉局"则可能指的是某个清净之所,如寺庙或深山。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个脱离尘世纷扰的地方,以实现内心的平静。

最后,“自疑身是五通仙”一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情怀。"五通仙"出自道教,指的是具有五种神通之能力的仙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境界的一种自我质疑和深深向往,似乎在询问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达到那种超脱凡尘的状态。

苏轼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佛道思想的渴望,以及他们对于个人精神境界提升的不懈努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一)

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光荣归佩呈佳瑞,瘴疠幽居弄晚岚。

从此西风庾梅谢,却迎谁与马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二)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梦中绝句

楸树高花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

落英满地君方见,惆怅春光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戏足柳公权联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