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二)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茶亦甘。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

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山林中的湿气和雾气让人难以忍受,回到中原后喝到的茶也变得甘甜。
即使命运使然不得不返回北方,无心之人却在南方找到笑料。
习惯了蛮地的方言,甚至怀疑那是粗鲁的语言,身体的疾病伴随着山岭的雾岚。
幸好有祖师传授的清净之水,能洗尽尘埃,让我清爽无比。

注释

山林:指偏远的山区。
瘴雾: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湿热、有毒的雾气。
中原:古代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代指内地。
甘:甘甜。
有命:命运使然。
怜:同情。
终反北:最终被迫返回北方。
无心:无意,不介意。
蛮音:指非中原地区的方言。
伧语:粗俗或不文雅的语言。
脾病:可能指消化系统疾病。
岭岚:山岭上的雾岚。
赖有:幸亏有。
清净水:比喻净化心灵的智慧或佛法。
落毵毵:形容灰尘纷纷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过岭寄子由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

“山林瘴雾老难堪”表现了诗人面对险恶山岭、浓重瘴气时的心境,虽然环境艰苦,但却有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坚韧。紧接着“归去中原茶亦甘”则透露出一种归乡后的满足与喜悦,即便是平常的茶水,也因归乡之情而变得甜美。

“有命谁怜终反北,无心却笑亦巢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似乎在说尽管有人生来就注定要走向艰难的北方,但自己却无意中被生活带往繁华但不属于自己的南方,这种无奈中带有一丝自嘲。

“蛮音惯习疑伧语,脾病萦缠带岭岚”则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孤独感受,以及由于长期居住而不得不适应的地方语言和饮食,这种文化上的隔阂与身体上的不适共同构成了他内心的苦恼。

最后,“赖有祖师清净水,尘埃一洗落毵毵”表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和心灵澄清的渴望。这里的“祖师清净水”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依靠,这水能够洗涤尘世的污秽,使得内心变得清明透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梦中绝句

楸树高花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

落英满地君方见,惆怅春光又一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戏足柳公权联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别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黄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形式: 古风

颜阖

颜阖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区区鲁小邦,不足隐明德。

轺车来我门,聘币继金璧。

出门应使者,耕稼不谋国。

但疑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者反锡命,户庭空履迹。

薄俗徇世荣,截趾履之适。

所重易所轻,隋珠弹飞翼。

伊人畏照影,独往就阴息。

鼎俎荐忠贤,谁能死燔炙。

念彼藏衣冠,安知获尧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