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二)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

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

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

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

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举杯向大海发问,潮汐自何时开始生成。
难道不是天的呼吸造就,随着月亮的盈亏而涨落。
中秋时分潮水汹涌如怒,半夜雄壮澎湃有声势。
浩荡的云团如同大军集结,穿越峻峭的雪山前行。
海面雷电聚集,江心瀑布横挂天际。
巨大的防波堤连同地震震撼,众多船只期待着风向的变化。
潮水翻腾如蛟龙争斗,奔流如雨雹般惊人。
这股力量见证了千年的信仰,退去后江河平静无波。
破浪前行的力量无人能敌,推动山岳的力量可与之匹敌。
伍子胥的英灵永不消逝,凭借这潮汐之力扬名立万。

注释

东溟:指大海。
潮从何代生:询问潮汐的起源。
天吐纳:比喻自然的循环过程。
月亏盈:月亮的盈亏变化。
暴怒:形容潮水汹涌。
伍胥:古代楚国大夫,以忠烈闻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二)》,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壮观的海潮景象。他以饮酒问海的方式开篇,引发对潮汐生成的思考,认为潮水源自天地自然的吐纳,随着月的盈亏而涨落。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如“暴怒中秋势”形容潮水在中秋时的汹涌,“雄豪半夜声”则描绘潮声的威猛。

接下来,诗人将海潮比作堂堂云阵和屹屹雪山,形象地展现了潮水浩荡的气势。他还描绘了海面雷霆聚集、江心瀑布般的景象,以及潮水带来的震撼力量,如地震般撼动大地,舟楫在风中迎接。诗人以蛟龙斗和雨雹惊来形容潮水的翻腾与奔腾,强调其威力无穷。

最后,诗人总结道,潮水的力量不仅能够破浪前行,甚至能与驱山之力相提并论。他借此表达了对潮汐自然奇观的敬畏,并借伍胥的典故,寓意潮水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象征着英雄的威名。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壮阔,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英雄气概的崇尚。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和运使舍人观潮(其一)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

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

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

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同时辟命新,中道改丝纶。

沧海人归楚,清风子在秦。

共居卿月下,独得将星邻。

耸动军前檄,峥嵘席上珍。

烽烟边信息,金鼓武精神。

猎度天山雪,歌逢陇树春。

燕台无限好,西向自沾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荐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户方开国,三阶复致君。

斯亭比棠树,千载颂清芬。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寄赠林逋处士

唐虞重逸人,束帛降何频。

风俗因君厚,文章至老淳。

玉田耕小隐,金阙梦高真。

罢钓轮生蠹,慵冠鉴积尘。

饵莲攀鹤顶,歌雪扣琴身。

墨妙青囊秘,丹灵绿发新。

岭霞明四望,岩笋入诸邻。

几姓簪裾盛,诸生礼乐循。

朝廷唯荐鹗,乡党不伤麟。

吊古夫差国,怀贤伍相津。

剧谈来剑侠,腾啸骇山神。

有客瞻冥翼,无端预荐绅。

未能忘帝力,犹待补天均。

早晚功名外,孤云可得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