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二年南郊鼓吹歌曲三曲(其一)导引

真人临御,实瑞集丰融。万国仰天聪。

嘉禋盛礼文章焕,齐洁致清衷。

笙镛六变三神格,喜备盛仪容。

乾穹上达昭灵飨,庆绪蔼丕隆。

阳郊报本,礼意弥勤禋。太一下威神。

天临两观推三赦,庆祉被臣民。徽名荐册缛仪陈。

盛节焕书筠。涂歌邑诵扬徽懿,鼎命协惟新。

形式: 词牌: 导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伟壮观的祭祀活动,通过对仪式、音乐和礼器的描述,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与文化特色。诗中“真人临御,实瑞集丰融”开篇就设置了庄重肃穆的氛围,“真人”指的是掌管祭祀的皇帝,“临御”则强调了其仪式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实瑞集丰融”表明了祭祀带来的祥瑞与丰收。

“万国仰天聪”一句,描绘了各个国家都向往和仰赖天道的景象,而“嘉禋盛礼文章焕,齐洁致清衷”则展示了祭祀时的庄严肃穆以及仪式的完美与纯净。诗中的“笙镛六变三神格,喜备盛仪容”具体描写了乐器和音乐,以及祭祀中对神灵的尊崇。

“乾穹上达昭灵飨,庆绪蔼丕隆”这一段落,通过对天空(乾穹)与神灵交流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沟通天人的愿望。紧接着,“阳郊报本,礼意弥勤禋”则提到了祭祀活动中对于先祖的敬仰之情。

“太一下威神”一句,可能是在强调皇帝在祭祀中的权威与神圣地位。“天临两观推三赦,庆祉被臣民”则指向了天子的恩泽普及百姓,而“徽名荐册缛仪陈”和“盛节焕书筠”可能是在强调祭祀活动中的隆重与庄严。

最后,“涂歌邑诵扬徽懿,鼎命协惟新”则是对整个祭祀过程中音乐的赞美,以及希望通过新的命令(鼎命)来维护和谐与更新。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祭祀文化的壮观,更透露出了一种敬畏自然、崇尚天道的情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年神宗灵驾发引四首(其一)导引

金殿晚,注目望宫车。忽听受遗书。

白云缥缈帝乡去,抱弓空慕龙湖。

瑶津风物胜蓬壶。春色至、望雕舆。

花飞人寂寂,凄凉一梦清都。

形式: 词牌: 导引

加上寿圣皇太后尊号册宝导引一首

重亲万寿,八帙衍新元。礼典备文孙。

温温和气迎长日,宝册焕瑶琨。徽音显号自尧门。

德行已该存。更期昌算齐箕翼,愈久愈崇尊。

形式: 词牌: 导引

四年英宗御容赴景灵宫奉安导引一首

鼎湖龙去,仙仗隔蓬莱。辇路已苍苔。

汉家原庙临清渭,还泣玉衣来。凤箫鸾扇共徘徊。

帐殿倚云开。春风不向天袍动,空绕翠舆回。

形式: 词牌: 导引

治平二年南郊鼓吹歌曲四曲(其一)导引

治平天子,景至肇严禋。华玉礼威神。

六龙齐捧銮舆动,采仗转钩陈。归来瑞气满清晨。

金石舜韶新。楼前山鹤衔书下,天地已为春。

形式: 词牌: 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