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英宗御容赴景灵宫奉安导引一首

鼎湖龙去,仙仗隔蓬莱。辇路已苍苔。

汉家原庙临清渭,还泣玉衣来。凤箫鸾扇共徘徊。

帐殿倚云开。春风不向天袍动,空绕翠舆回。

形式: 词牌: 导引

翻译

鼎湖上的神龙已经离去,仙人的仪仗消失在蓬莱仙境。皇家车驾留下的道路已长满青苔。
汉朝的祖庙坐落在清澈的渭水边,身穿玉衣的先人仿佛还在哭泣着归来。凤箫和鸾扇一起在空中盘旋。
华丽的帷帐如同倚靠在云端,春风却未能吹动天子的礼服,只围绕着绿色的车驾回转。

注释

鼎湖: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皇家陵墓。
仙仗:神仙出行时的仪仗队。
苍苔:青苔,形容路面久无人迹、荒凉。
汉家原庙:汉朝的宗庙,用来祭祀祖先。
玉衣:古代帝王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象征尊贵。
凤箫鸾扇:象征皇室的音乐和仪仗。
翠舆:绿色的车驾,指皇帝或重要人物的座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场面,内容丰富,意象绮丽。开篇“鼎湖龙去,仙仗隔蓬莱”两句,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鼎湖龙去,象征着权势与神秘力量的消逝;仙仗隔蓬莱,则是将现实与仙境之间以仪仗为分界,显示出一种敬畏和庄严的氛围。

“辇路已苍苔”一句,通过辇路长苔,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观的变化,给人以岁月静好又略带哀愁之感。接下来的“汉家原庙临清渭,还泣玉衣来”两句,则是将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凄美巧妙结合,汉家的古庙旁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而那玉衣似乎承载着过往的悲伤和哀悼。

“凤箫鸾扇共徘徊”一句,以凤箫(古代仪仗之一)和鸾扇作为描写对象,展现了一场盛大的仪式活动,而这些物件的徘徊不休,则是为了迎接或送别某种重要的仪式。

“帐殿倚云开”一句,通过帐殿倚靠在云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云同行的神圣感。最后,“春风不向天袍动,空绕翠舆回”两句,则是在描写一个美丽而又孤寂的场景,似乎是某种车驾在无声的春风中缓缓移动,而那翠绿色的车轮却在虚空中回旋。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辽阔,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恢宏壮观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荣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治平二年南郊鼓吹歌曲四曲(其一)导引

治平天子,景至肇严禋。华玉礼威神。

六龙齐捧銮舆动,采仗转钩陈。归来瑞气满清晨。

金石舜韶新。楼前山鹤衔书下,天地已为春。

形式: 词牌: 导引

导引.熙宁十年南郊皇帝归.青城用降仙台一首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众乐警、作充宫庭。

皦绎成。绀幄掀,衮冕明。妥帖坛陛霄升。

振珩璜、神格至诚。云车下冥冥。储祥降嘏莫可名。

御端阙、肸号敷荣。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形式: 词牌: 导引

明堂(其一)导引

膺乾兴运,辰火正心房。宗祀继文王。

典容希阔成昭备,彬郁亶晖光。

因心崇孝申郊侑,内外罄斋庄。

神灵欢嘉昌绵瓞,受福介无疆。

形式: 词牌: 导引

导引.别庙

蓬莱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秋风又见芭蕉长,遗迹在人寰。云轩一去杳难攀。

斑竹彩舆还。深宫旧监闻箫鼓,怅望惨朱颜。

形式: 词牌: 导引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