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其二)湘簟,和《兰当词》

可红床,一方软碧琉璃。

付与玉貌湘娥,纤手弄明漪。

五月清凉无汗,称水晶双枕,杏子单衣。

傍画屏猩色,龙须锦褥,天未寒时。

疏帘掩映,舒云卷雨,来共枰棋。

细浪龙鳞,还带得、斑斑红泪,凉沁冰肌。

银缸照梦,梦君山、浅画秋眉。

算绿玉、筼筜最好,莫铺蕉叶,休织桃枝。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清凉的夏日湘妃寝宫画面。"红床一方软碧琉璃",以碧绿的琉璃比喻床面的细腻质感,暗示了环境的华美。"付与玉貌湘娥,纤手弄明漪",将湘水女神的形象融入其中,展现了女子的娇美与闲适,轻轻拨动水面,泛起涟漪。

"五月清凉无汗,称水晶双枕,杏子单衣",写出了夏季的清爽,用"水晶"形容枕头,"杏子单衣"则显出女子的轻盈与凉意。接下来的"傍画屏猩色,龙须锦褥",进一步描绘了华丽的装饰,暗示了生活的奢华。

"疏帘掩映,舒云卷雨,来共枰棋",通过窗帘的轻掩和云雨的动态,营造出宁静而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女子在棋局中享受着闲暇时光。"细浪龙鳞,还带得、斑斑红泪,凉沁冰肌",借由龙鳞般的波纹和泪水的痕迹,表达了情感的微妙变化,既有清凉又有淡淡的哀愁。

最后,诗人以"银缸照梦,梦君山、浅画秋眉"收尾,通过梦境中的君山和女子描眉的动作,传递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的追求。"算绿玉、筼筜最好,莫铺蕉叶,休织桃枝",诗人建议用翡翠般的绿玉或筼筜竹编的席子,而非寻常的蕉叶和桃枝,体现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湘妃的闺房生活,又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的诗词风格。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瑶华.咏湘妃竹,次兰当韵

云中青凤辇。绰约灵妃,试偷开啼眼。

丛丛烟筱,堪截作、碧玉苕华仙琯。

青峰江上,杳难逢、宫眉春展。

把御垆金鹧香斑,写入竹枝哀怨。

苍梧一抹横云,任倚遍修篁,罗袖寒浅。

红兰泫露,还仿佛、慢转秋波娇眄。

璇宫夜泣,可织得、银床冰簟。

胜后来、宴冷瑶池,苦竹黄云歌遍。

形式:

蝶恋花(其一)

小巷梨花风色暝。别院金筝,弹得春愁醒。

病酒恹恹冠不整。银缸扶上斜簪影。

几帙残书堆作枕。强起窥帘,缺月娟娟静。

墙外柝声如雨迸。天涯剩个愁人听。

形式:

蝶恋花.前词浸既成,怆悢无已。再赋一阕,寄仲彝昆季(其二)

京洛少年花比俊。三十三年,多少看花恨。

人物风流淘洗尽。愁人一个今还剩。

兄弟天涯烦问讯。南海西江,共指吴霜鬓。

往事凄凉谁几省。风前飞过杨花影。

形式:

高阳台

渍酒陶巾。钞诗段袄,泪红比烛还深。

浅土稽山,谁从玉海钩沈。

早将身作潇湘水,写红兰、万种愁心。

论词人、词是秋花,人是秋星。

飘飘不尽凌云意,欠勒铭碣石,颂鼎汾阳,传唱人间,惟余散水珑玲。

当年赌画旗亭壁,旧酒痕、犹在吴襟。

剩今宵、夜雨灯前,独抱牙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