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扫东山之麓置数石于乔松巨竹间以眺西山甚自适也

护霜天气半晴阴,小岭苍寒藓径深。

翠霭欲成孤凤舞,青松先作老龙吟。

渔歌浦口生高兴,骑吹边头负壮心。

儿报东村早梅发,杖藜与汝共幽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霜降时节天气多变,小山岭上寒气逼人,苔藓覆盖的小径深深。
翠绿的雾气仿佛孤凤起舞,青松发出似老龙低吟的声音。
渔歌在水边响起,带来愉悦的心情,边境的号角声中寄托着壮志。
孩子报告东村梅花已开放,我愿与你拄杖探寻那幽静的美景。

注释

护霜:指霜降时节。
天气:气候。
半晴阴:阴晴不定。
小岭:小山。
苍寒:寒冷而苍翠。
藓径:长满苔藓的小路。
翠霭:绿色的雾气。
孤凤:孤独的凤凰。
青松:青翠的松树。
老龙吟:老龙般的低沉声音。
渔歌:渔民的歌谣。
浦口:水边。
高兴:愉快的心情。
骑吹:骑兵吹奏的乐曲。
壮心:豪情壮志。
儿报:孩子报告。
东村:东边的村庄。
早梅发:早梅盛开。
杖藜:手杖。
幽寻:幽静的探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扫除东山脚下,将几块石头置于高大的松竹之间,以便远眺西山的场景。诗人感到非常惬意,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壮美。"护霜天气半晴阴"写出了天气的清冷,半是晴空半是阴霾,增添了季节的特色。"小岭苍寒藓径深"则描绘了山中小径的幽深和苔藓覆盖的苍凉,富有诗意。

"翠霭欲成孤凤舞,青松先作老龙吟"运用了比喻,将雾气比作孤独的凤凰翩翩起舞,青松的风声仿佛龙的低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山间的动态与静谧。"渔歌浦口生高兴,骑吹边头负壮心"通过渔歌和边塞的号角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渔猎生活的欣赏。

最后,"儿报东村早梅发,杖藜与汝共幽寻"表达了诗人得知东村梅花早开的欣喜,决定拄杖前往探寻,共享这份冬日的幽静与早春的惊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陆游的闲适与豪放之情。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初冬有感二首(其二)

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堕腐儒。

碌碌不成千载事,骎骎又见一年徂。

无僧解辍斋厨米,有吏频徵瘦地租。

要信此翁顽到底,只持一笑了穷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初冬有感二首(其一)

衰发萧萧满镜丝,情怀非复似平时。

风霜十月流年感,砧杵三更游子悲。

闽峤故人消息恶,蜀江遗老素书迟。

一箪豆饭休嫌薄,赋分羁穷合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冬至近村

南国霜常晚,初冬叶始红。

旷怀牛屋下,美睡雨声中。

沮水忆浮马,嶓山思射熊。

何由效唐将,八十下辽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初冬夜宴

丝管纷纷烛满堂,枭卢掷罢夜飞觞。

帷犀风定歌云暖,香兽烟浓漏箭长。

泛菊已成前日梦,探梅又续去年狂。

醉归自笑摧颓甚,冷逼貂裘怯晓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