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四)

九日忽已过,霜薄阳光晞。

未漉头上巾,先典箧中衣。

时物尚有菊,采掇频尔稀。

对酒胡不饮,坐看白日飞。

五胜更囚旺,万事谁是非。

且复进一觞,酒尽情依依。

晚蝶抱孤蕊,无乃昧先几。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子俊在闲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句“九日忽已过,霜薄阳光晞”点明时间背景,秋日九月,霜降之后,阳光虽薄但依然温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接着,“未漉头上巾,先典箧中衣”,诗人似乎在忙碌于整理衣物,却未及清洗头巾,这一细节透露出生活的琐碎与不经意间的疏忽,也反映了诗人对日常事务的随性态度。

“时物尚有菊,采掇频尔稀”一句,诗人注意到秋天的菊花仍在开放,但采摘的频率却因季节变化而逐渐减少,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对酒胡不饮,坐看白日飞”表达了诗人面对美酒却未能及时品尝的遗憾,以及对时光匆匆的无奈,通过“白日飞”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五胜更囚旺,万事谁是非”则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哲学思考,五行为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里借以表达世间万物的循环更替与相互制约。而“万事谁是非”则提出了对人生价值与道德标准的疑问,流露出对世事无常、难以定论的感慨。

最后,“且复进一觞,酒尽情依依”表明诗人决定暂时放下内心的困惑,享受眼前的片刻欢愉,通过饮酒来寄托情感,体现了在复杂世事面前寻求心灵慰藉的态度。“晚蝶抱孤蕊,无乃昧先几”以蝴蝶恋花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先见之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以及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和无逸子敬独姥山

维址呀洞户,云气一缕烟。

老龙蓄精祐,万石护其巅。

从此叩林屋,倒翻水中天。

金庭漫隔凡,穷探未拟旋。

轰豗四面动,兀坐孤寂然。

颇疑北山脉,跨湖潜属联。

归来梦所历,跳波撼昼眠。

种橘化为枳,我发日已宣。

何时崦边路,去伴毛公仙。

独姥旧闻名,俚俗讹已传。

一朝得妙语,涂抹乃更妍。

天姥似失色,叶姥休语年。

而我复自笑,槁乾非叶鲜。

聊以调二士,鼓棹还延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赠俞山月

童奴从长耳,万风声萧骚。

归从半山路,问字良亦劳。

卧闻饥虎啸,唤醒平生豪。

前山忽涌月,始觉所见高。

颀然有远孙,载酒江湖敖。

胸中湛水镜,邂逅得所遭。

古月还相照,了不隔秋毫。

但怜露草湿,时复暮虫号。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善之入霅兰皋置酒小诗纪坐中事

病翁禁酒仍禁脚,不省人间有行乐。

主人善最客善之,邀我来同鸡黍约。

清樽快吸船落琭,颇悔从前谢杯酌。

故人久别如此酒,一时倾倒慰离索。

更擘新笋供春淘,狐泉槐叶未须学。

殷勤入鼎煮过熟,老饕恣吞不劳嚼。

人生难得是合并,开口一笑良不恶。

呼车载我雨中归,阿香推车散飞雹。

分明戒我轻破戒,故把春衫都湿却。

我亦投床作雷吼,无数残红枕边落。

形式: 古风

赠厉白云上人

双径闻钟罢,而今夜熟眠。

事须红日上,身在白云边。

古貌应违俗,高吟不碍禅。

炉头煨芋火,相对各欣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