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四首(其二)

吾观日与月,乃是阴阳精。

彼升此攸降,循环有常经。

万方仰临照,元良则其明。

离躔遂晦蚀,惟辟修德刑。

玄象虽缅邈,人当思戒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拟古十四首(其二)》,主要探讨了日月在自然界中的象征意义和其所寓含的哲理。诗人将日月视为阴阳之精华,它们的升降交替遵循着自然规律,如同天地间永恒的法则。万物都仰赖日月的光照,而君主的贤明则类比为太阳的光明。然而,如果君主偏离正道,如月亮因离轨而出现晦暗和蚀变,那么就需要通过修德行刑来纠正。诗人借此提醒人们,尽管宇宙现象遥远深奥,人类应当从中汲取教训,自我警戒。整首诗寓教于景,富有深意。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拟古十四首(其三)

园绮遗世贤,逍遥商颜巅。

安汉笑谈顷,视之何易然。

拂袖谢隆准,采芝茹芳鲜。

今复有斯士,吾将为执鞭。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拟古十四首(其四)

黔娄贫贱士,怀道栖衡门。

布被斜可殓,曾西徒失言。

终焉谥康子,万古播清芬。

云胡有千驷,殁世寂无闻。

形式: 古风

拟古十四首(其五)

吾观古颜孟,生民之先觉。

已克礼斯复,陋巷亦云乐。

气由养而充,浩然塞寥廓。

其殁馀千年,载籍犹昭灼。

天爵良可珍,箪瓢未为恶。

形式: 古风

拟古十四首(其六)

方寸湛明鉴,贤愚罔弗然。

浸淫汨私欲,沈溺陷危颠。

善性宁终昧,清光应暂捐。

勉旃力磨治,皎洁当如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