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桥十首(其二)

北山之北两山驰,一径蜿蜒石作梯。

脚力倦时山始好,芙蓉东畔赤松西。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北山的北面有两座山峰飞驰而过,一条小路蜿蜒曲折仿佛石阶般排列。
当脚下的力气开始疲惫时,山景才显得更加宜人,东边有芙蓉花盛开,西边则是赤松林围绕。

注释

北山之北:指北山的更远处。
两山驰:两座山快速移动或相距很近。
一径:一条小路。
蜿蜒:弯曲绵延。
石作梯:石头堆积成阶梯状。
脚力倦时:行走疲劳的时候。
始好:开始变得优美。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可能指代美丽的花。
赤松:红色的松树,也可能象征长寿或仙气。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山中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北山之北的两座山相连,蜿蜒曲折,形成一条自然的小径,岩石间如同天然的阶梯。诗人通过“脚力倦时山始好”表达了一种深入山中才能享受到美景的独特体验,即当步履变得沉重、疲惫之际,山的美才真正展现出来。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

芙蓉花(荷花)生长在东畔,而赤松则位于西侧。芙蓉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赤松则代表了坚韧和永恒。这两者的并置,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丰富,也寓意深远,可能暗示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与植物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表象、触及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山桥十首(其一)

轧轧飞车入翠微,人于妙处未深知。

自从标榜新拈掇,碎却山桥一段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书目

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题王伯忠雪月图

片纸裁成数寸悭,王孙风致寄毫端。

只于天地交光里,认得前程万里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长江图三绝(其三)

瓜步洲前水最深,几人恃此纵荒淫。

谁云天意分南北,自是人无混一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