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运使李工部自陕西移益部十韵

近取河湟议出师,公才正合济今时。

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

萧相馈饷堪仰给,马卿建节忽西之。

未容岁课关中奏,即听风声剑外驰。

垄雪欲飞行路片,江花应发到官枝。

桑麻蔽野居民富,锦绣连甍雅俗熙。

万井讴歌饶乐事,百城财赋省文移。

就更使部虽云速,入用王朝固未迟。

绿发贵名由众论,青云旧物是台司。

东归马首须迎驾,为感新来国士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近来讨论收复河湟地区,您的才能正适合这个时代
朝廷热切询问平定战事的策略,地方无需再传达蜀地的安抚言辞
萧相慷慨提供物资,足以供应军队,马卿持节突然西行赴任
还未等到年终考核报告关中的战果,就已准备接受剑外的最新消息
田野上的积雪仿佛要随风飞舞,江边的花朵应已盛开在官署门前
满眼桑麻遮蔽田野,人民富足,城市繁华,风俗淳朴
众多村落歌声洋溢,税收减少,行政事务简化
即使调动职务看似迅速,但对朝廷来说,您的启用并不算晚
您的显赫地位源于众人的认可,过去的成就证明了您的才能
返回东方,期待迎接君王,感激新近得到国士的认可

注释

河湟:古代地区名,位于现今青海、甘肃一带。
公才:指诗人的才能。
平戎策:平定战争的策略。
谕蜀辞:安抚蜀地的言辞。
萧相:可能指某位官员。
马卿:另一位官员。
岁课:年度考核。
绿发:指诗人年轻有为。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
迎驾:迎接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为友人李工部从陕西调任益部时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李工部才能的赞赏和对其新任的期待,同时也描绘了边地的繁荣景象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首联“近取河湟议出师,公才正合济今时”点明了背景,称赞李工部的才能适逢平定边疆的时机。颔联“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赞扬他有出色的军事谋略,无需过多的安抚言辞就能赢得地方的信任。

颈联“萧相馈饷堪仰给,马卿建节忽西之”以萧何和马援的典故,赞美李工部的物资保障和使命担当。接着,“未容岁课关中奏,即听风声剑外驰”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迅速取得成效。

中间两联通过想象中的景致,描绘了李工部赴任后益部的美好前景:雪化花开、田野丰饶、人民富庶,以及官署的繁华景象。

尾联“绿发贵名由众论,青云旧物是台司”祝愿他在仕途上步步高升,结尾“东归马首须迎驾,为感新来国士知”则表达了对李工部未来成就的肯定和对他为国家贡献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治政才能的肯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郎中泗州得替

历选临淮守,多闻政术偏。

若柔非似水,即是急如弦。

下吏或弄法,属僚时窃权。

邀权沸钟鼓,市誉饰庖笾。

此弊岁月久,何人才业全。

我公来作郡,众口悉称贤。

宽猛履中道,勤劳经比年。

宪章难尔枉,纲纪自吾专。

间喜文字饮,懒开歌舞筵。

迎宾常倒屣,酌水每留钱。

无愧古循吏,岂同今备员。

频升功状最,宜待宠章甄。

上意深嘉乃,高怀遽撇然。

琳宫愿监董,铃阁厌拘牵。

帝惜惟良去,公逾所请坚。

俄闻拜俞诏,得往阅陈编。

未可谋真隐,行当被峻迁。

散材蒙剪拂,殊遇绝夤缘。

有立期他日,无望报二天。

聊将感知泪,洒送北归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送度支刘郎中被旨赴阙

赴辟函关道,来时犯雪泥。

今乘匹马过,早见晚莺啼。

峣阙兼程到,丹墀数日跻。

一言知国器,三接是云梯。

小丑翻然顺,灵珠自此稽。

和戎须上策,议要合征西。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送赵龙图赴成都

禁中延阁龙图贵,天下名藩益部雄。

紫诏一开双渥泽,锦城重入五春风。

吏民望拜行尘外,父老喧迎喜气中。

犹指绣衣前蜀使,宛然绿发少文翁。

独当明主新才选,应记先朝旧谏工。

苏息两川遗惠在,抚柔千里宿心同。

旌旗每顺游人出,樽俎宁容座客空。

却恐江花寻未遍,已除刺史作三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彭九廷评改丞卫首垂临访未遂驰贺辄成鄙句少伸愧谢

三年廷尉评,别事忽除丞。

步武通规近,生涯薄俸增。

翰林终必复,雅道已难能。

不预闻新命,那期念旧朋。

马鞍烦远御,爵刺改前称。

礼旷徒惭汗,情高倍服膺。

弹冠开慰喜,耸袂羡轩腾。

驰贺冰泥滑,宾阶愧后登。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