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不胜惓惓爱助之诚情见乎辞惟高明幸教(其五)

力行希孟韩,波荡斥嵇阮。

圣门有佳处,谁为发关键。

归依得其人,心岂间近远。

悄悄客路长,肃肃岁华晚。

祝公黄发期,永好情缱绻。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翻译

努力效仿孟子和韩非的道德行为,如同波浪动荡中批评嵇康和阮籍的行为。
儒家学说中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谁能揭示开启它的关键呢?
找到了值得信赖的人,心中就不会再有距离的隔阂。
寂静的旅途中漫长无尽,时光匆匆已入深秋时节。
祝愿您能长久保持青春活力,情感深厚而绵长。

注释

力行:努力实践。
希孟韩:效仿孟子和韩非。
波荡:动荡起伏。
斥嵇阮:批评嵇康和阮籍。
圣门:儒家学说。
关键:揭示的关键。
归依:找到依靠。
心岂:心中怎能。
间近远:距离隔阂。
悄悄:寂静无声。
肃肃:深秋严肃。
黄发期:长寿的时期。
永好:永久美好。
缱绻:深厚缠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送别好友张敬夫。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力行希孟韩,波荡斥嵇阮。”开篇即以大气磅礴的景象描绘出壮志凌云的意境,显示了诗人对于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圣门有佳处,谁为发关键。”这里借用隐喻手法,表达对朋友未来发展所在的美好环境和机遇,以及希望有人能为他开启成功之门。

“归依得其人,心岂间近远。”诗人通过“归依”一词,传达了对于亲密伙伴的依赖与思念之情,并暗示了即将分离的苦楚。

“悄悄客路长,肃肃岁华晚。”此两句则描绘出送别时刻的宁静而又萧索,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诗人通过“客路”与“岁华”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远行者长途跋涉和光阴似箭的无奈。

“祝公黄发期,永好情缱绻。”结尾处则是深情的祝愿,希望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保持一份美好的情谊,并且能够在白发苍苍之时还能回忆起这份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别离时那种复杂而又真挚的情感。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不胜惓惓爱助之诚情见乎辞惟高明幸教(其四)

荆州形胜地,控引吁广莫。

英雄昔用武,跬步图宛洛。

至仁先内治,岂曾废远略。

公来手摩抚,士气端可作。

载歌江汉诗,奋袂空爵跃。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不胜惓惓爱助之诚情见乎辞惟高明幸教(其三)

轩冕付傥来,良贵应自有。

若人出处间,与世揭山斗。

雅宜践高门,断国极可不。

临风耿予思,雾雨深稂莠。

凛然严冬柏,特立终耐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不胜惓惓爱助之诚情见乎辞惟高明幸教(其一)

平生赋褰裳,亲意许从师。

四海非不广,独仰大雅姿。

逡巡一再见,惨憺已复辞。

霜风送旌节,远目不可追。

挟经问疑义,倘许结后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不胜惓惓爱助之诚情见乎辞惟高明幸教(其二)

斯文肯空言,经世资实用。

纷纷谅奚为,义取辄宾送。

诚能正其本,谈笑了群动。

公身绍前烈,时论倚隆栋。

持兹竟安归,引灯相与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