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其二)

雪滋垄麦雨滋桑,五月薰风九月霜。

山拥潼关遮陕右,地倾河水浸睢阳。

英雄封建分诸国,主客安和浑五方。

莫道书生无用处,也能歌雅美宣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遣兴(其二)》描绘了一幅富有季节变化和地理特色的画面。首句“雪滋垄麦雨滋桑”展现了冬季降雪滋润麦田,夏日雨水滋养桑树的生动场景,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季节轮回。接下来的“五月薰风九月霜”则暗示了气候的多变,五月的暖风与九月的寒霜形成对比。

“山拥潼关遮陕右,地倾河水浸睢阳”两句,通过潼关和睢阳两地的地理环境,展现出壮阔的山河形势,潼关险峻,河流浩渺,显示出历史的厚重感和地域的辽阔。

“英雄封建分诸国,主客安和浑五方”一句,借古喻今,暗指历史上的分封制度,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统一,尽管有地域差异,但人民生活安定。

最后,“莫道书生无用处,也能歌雅美宣王”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价值肯定,即使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书生也能以诗歌赞美和歌颂当世君王,体现了文人墨客的才情和抱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寓言深远,既展示了自然景色,又蕴含了历史感慨和个人志向,是一首具有深厚内涵的咏史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291)

杨弘道(元)

成就

作品:《小亨集》

经历

气质高雅古朴、无心事业。但是光明磊落有大志气。作品中透露着怡然自得之趣味

  • 字:叔能
  • 号:素庵

相关古诗词

遣兴(其三)

拍案玲珑色益奇,雪中曾赏岁寒姿。

玉壶沉水动诗兴,庾岭梅花劳梦思。

得得折来当眼底,欣欣传玩副心期。

朝昏又厌寻常见,却忆潇湘斑竹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哀子

髫龀哀哀失所天,衣衾草草殡荒烟。

西南流寓三千里,东北攀号二十年。

负土起坟常在念,刻铭纳圹未能迁。

此生已矣知无奈,唯愿华颠孝道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达内乡见县令裕之

马蹄踏破洛南川,回首山城一片烟。

入夜前途如抹漆,有时峻岭若登天。

困眠肃肃飞霜底,饥傍泠泠流水边。

行尽塞垣三百里,眼明初见玉堂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都二首(其一)

龙盘虎踞古幽州,甲子推移仅两周。

佛寺尚为天下最,皇居尝记梦中游。

清明谷雨香山道,脆管繁弦平乐楼。

莫对遗民谈往事,恐渠流泪不能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