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哀子》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幼子的深沉悲痛和无尽思念。首句“髫龀哀哀失所天”,描绘了孩子年幼丧父的凄惨情景,"髫龀"指幼儿时期,"哀哀"则写出悲痛之情。次句“衣衾草草殡荒烟”描述了简陋的葬礼,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荒凉。
“西南流寓三千里,东北攀号二十年”两句,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跨度,强调了家庭的漂泊不定和诗人长久的哀悼,表现出对亡儿的深深怀念。接下来,“负土起坟常在念”表达了诗人亲自为儿子垒坟的执着,以及对未能迁坟的遗憾。
最后两句“此生已矣知无奈,唯愿华颠孝道全”,诗人感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坚守孝道,以此寄托对儿子的思念和对未竟之责的坚持。整首诗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