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海会庵山楼庵在石梁之右

一雨千峰夕,藤龛对佛灯。

瀑流侵颊冷,山翠入楼层。

地似依空界,僧多悟上乘。

中宵清不寐,迟晓欲重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海会庵山楼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宁静感悟。首句“一雨千峰夕”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雨后群山晚霞的壮美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雨水洗涤过,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深邃的美感。接着,“藤龛对佛灯”一句,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瀑流侵颊冷,山翠入楼层”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瀑布的清凉触感与山色的浓郁翠绿交织在一起,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更在心灵上引发共鸣,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与天地融为一体。同时,这种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地似依空界,僧多悟上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人们似乎都能领悟到佛法的精髓,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最后,“中宵清不寐,迟晓欲重登”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状态。深夜未眠,清晨又欲再次攀登,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美景的留恋,更是对探索未知、追求精神高度的执着。通过这种行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自我超越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0)

沈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雨行夜宿民家

好鸟知农候,嘤嘤灌木间。

荒村无堠馆,樵斧出柴关。

雨暗车前路,云埋屋后山。

虚疑檐溜急,溪水夜潺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立秋日送行

石头城下路,三面是长江。

此地新秋色,映君江上艭。

凉风动衣袂,飞雨洒船窗。

无事嗟行役,临流倒玉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同朱文宁庶常观海

烟波杳无极,纵目喜同君。

云外千峰出,潮平各浦分。

竞探蝴蝶窟,惊起鹭鸶群。

浮白宜兹地,萧萧日就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江行阻风得来字

孤舟泊风雨,日夜听喧豗。

石燕排空至,江豚鼓浪来。

人家少烟火,田亩半蒿莱。

愁绪那堪破,呼童发旧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