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天倒插石门高,夜半仙人献碧桃。
万顷烟云荡松桧,为君山上起江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首先,“青天倒插石门高”一句,以“倒插”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仿佛青天被山石撑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夜半仙人献碧桃”则引入了神话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幻与美好的世界,仙人与碧桃的出现,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万顷烟云荡松桧”一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将视线从山峰拉至广阔的烟云之中,松树与桧树在烟云的衬托下更加挺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为君山上起江涛”则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与升华,仿佛山上的景色激发了江水的波澜,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巧妙运用神话元素,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追求。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玉露清秋啼夜乌,高空明月万山孤。
婵娟忽坠珊瑚影,处处幽人寻白榆。
月华万片散天门,拾得清光满客尊。
醉起白云如可驾,吾将乘此去昆仑。
三日高峰坐碧梧,西风明发问骊驹。
袖中一片华阳月,赠尔扬帆过太湖。
共持瑶草下天关,万里秋风吹别颜。
马上白云晴不散,知君到处问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