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四首(其三)

翠翘偏侧瑶钗溜。春葱低剔袜尖瘦。扶影下苍苔。

闲愁何处来。画眉元小鸟。却爱名儿好。

欲比住雕笼。锁郎香阁中。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中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翠翘偏侧瑶钗溜”,开篇以翠绿的发簪轻轻倾斜,瑶钗滑落的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翠翘和瑶钗是古代女子常用的首饰,此处不仅描绘了女子的装扮,更暗示了她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春葱低剔袜尖瘦”,春葱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如葱,这里用来形容剔袜的动作,既展现了女子动作的轻盈,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袜尖的“瘦”字,更是将女子的身形描绘得更加娇小,增添了几分柔弱之美。

“扶影下苍苔”,女子的身影在青苔上缓缓移动,这一场景既表现了她的孤独,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彷徨与迷茫。苍苔的冷清与女子的孤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闲愁何处来”,这句直接点明了女子内心的愁绪,却又未具体说明愁从何来,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闲愁”不仅仅是对生活的不满或是对未来的忧虑,更可能包含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束缚之间的矛盾。

“画眉元小鸟,却爱名儿好”,女子虽然画着精致的眉毛,但内心却更喜爱那些简单的小鸟,或许是因为小鸟的自由与无忧无虑,触动了她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向往。这里的“名儿好”可能是指小鸟的名字,也可能是一种比喻,象征着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欲比住雕笼,锁郎香阁中”,女子想要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却只能被关在雕花的笼子里,与心爱的人分离,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女子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香阁中,暗示了女子所在环境的奢华与封闭,与外界的自由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世界,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225)

王时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四首(其四)

神僧不受萧梁佞。折芦自渡江波莹。九载坐嵩山。

西飞葱岭间。兴亡经百代。古洞依然在。

风急摆浮云。驱车入暮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采桑子三首(其一)

梨花小院东风谢,无主残春。燕子专人。

巷口斜阳记不真。个侬背面罗窗下,粉泪偷匀。

立到黄昏。淡月微风上绣裙。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三首(其二)

凉波倒浸层楼影,疏柳寒塘。帘里重阳。

一朵秋花点鬓黄。无端惹起离人恨,不住回肠。

约略新妆。曾把茱萸酒数行。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三首(其三)

连朝梅雨端阳近,阿措花开。深院闲阶。

鸟啄猩红下翠苔。绿窗记得倾蒲酒,曾有人陪。

斜点金钗。衬出香符彩胜来。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