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歌(其六)

宿昔结同心,丝发与眉齐。

转动如春风,不离郎君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情与依恋。"宿昔结同心,丝发与眉齐",开篇即点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仿佛他们的发丝和眉毛都紧紧相连,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转动如春风,不离郎君怀",进一步将女子的柔情比作轻拂面庞的春风,既温柔又充满生机,同时也暗示她始终在心上人的怀抱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得到了最温暖的庇护。

整体而言,这首《子夜歌》(其六)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爱情的执着与向往,以及在爱情中的温柔与依赖。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动人,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子夜歌(其七)

相怜须及时,红颜不难老。

郎自行由豫,它人已相保。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子夜歌(其八)

始欲识侬时,白头誓相怜。

一日三唐突,持底解千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子夜歌(其九)

欢心杨柳花,春风为颠倒。

到头有感化,不离浮萍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皓]韵

子夜歌(其十)

愿因斗酒会,发欢桃花容。

蹉跎自不饮,双杯持劝侬。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