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斋馀宴坐息深深,万法皆闲境会心。
轻浪飐荷珠溜玉,晴曦穿竹翠笼金。
岸头舟楫人归语,槛外菰蒲鸟去音。
谩说陶车并谢屐,如如不动胜登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斋戒之余,在静谧的小轩中闲适的时光。他深深地沉浸在内心世界,感受到万物在宁静中的和谐。"轻浪飐荷珠溜玉"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微风中摇曳,露珠晶莹剔透,如同玉液滑落,生动展现了夏日池塘的清新之美。"晴曦穿竹翠笼金"则写出了阳光透过竹林洒下的金色光影,给翠绿的竹叶增添了生机和贵气。
诗人听到岸边舟行人的归语和槛外菰蒲间的鸟鸣,这些声音在静寂中显得尤为清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他以陶渊明的农耕生活和谢灵运的山水游屐为典故,表达出自己虽身处小轩,却能超然物外,心境如如不动,胜过世俗的登临游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悟,传达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内省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不详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山行心迹已双清,骤见清溪眼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观音岩下魶鱼行。
宗师宴坐空馀石,龙女分流不作声。
人影交横到林薄,绿烟深处一猿惊。
雨后鸣湍走碧溪,水声秋意恰相宜。
窥蝉螳臂方衷甲,啄蚓鸡群竞济师。
初月挂檐窗未觉,新凉入牖簟先知。
西风早已催征棹,管领莼鲈入梦思。
失惊墙外已飘黄,屈指秋来十日强。
暑寇负顽犹出没,风师未壮且翱翔。
橘包捧腹微藏叶,桂蕾呈身只欠香。
扫尽暮天疑浴罢,半眉淡月画新妆。
稻花经雨已脱白,枫叶未霜先借绯。
入纻蚊牙千计巧,挂檐蛛腹十分肥。
田翁看水携锄去,山妇临炊抱蔓归。
唯有诗肠无一事,隔溪数尽暮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