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在渡口桥的东北角和北斗星位置的亭子西边,这里的景色让人诗兴大发。
傍晚时分,弯弯的月亮升起在神话中神女的湖泊上,春水在美女堤岸旁荡漾。
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被风缓缓缫出,草地上的草缕在雨后修剪得整整齐齐。
前导人员应该减少呼喝,以免惊动黄鸟,使它们无法啼鸣。

注释

津桥:渡口桥。
东北斗亭:指位于北斗星方位的亭子。
诗思迷:激发诗情。
眉月:形容弯弯的月亮如女子的眉毛。
神女浦:神话中的湖泊。
窈娘堤:形容美丽的堤岸。
袅袅:形容柳条随风摆动的样子。
风缲出:像被风慢慢抽出。
茸茸:形容草丛密集柔软的样子。
雨剪齐:雨水修剪得整齐。
报道:报告或指示。
前驱:走在前面引导的人。
少呼喝:减少大声呼叫。
黄鸟:一种常见的小鸟,常在春天鸣叫。
不成啼:不能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感受。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开篇两句设置了场景,津桥附近的斗亭西边,是一个让人产生无限诗意的地方。这里已经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接着,"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描述了一幅水边美景,神女浦和窈娘堤都是富有诗意的地名,这里通过“眉月晚生”和“脸波春傍”的形象化用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这两句具体到物象上,通过“柳丝”和“草缕”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风缲”和“雨剪”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捕捉。

最后两句"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担忧的情感,诗人担心自己的叫喊会惊扰到正在歌唱的小鸟,这里的“黄鸟”可能指的是黄莺,是一种常见的春日歌鸟。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大自然中生命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天寒晚起引酌咏怀寄许州王尚书汝州李常侍

叶覆冰池雪满山,日高慵起未开关。

寒来更亦无过醉,老后何由可得闲。

四海故交唯许汝,十年贫健是樊蛮。

相思莫忘樱桃会,一放狂歌一破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巴水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曲尘。

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蘋。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其一)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

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西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