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醇甫秀才海隐斋

万人如海最堪藏,何必南山有豹章。

避世金门师曼倩,变名桐濑笑严光。

睡龙渊底珠潜色,抵鹊山头玉混芒。

不比寻常沟渎里,蛙跳雀浴便张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人海中如大海般深邃,最适合隐藏,何需南山有虎皮纹章。
避开尘世的富贵门第,就像曼倩师父那样选择隐居,改名桐濑,嘲笑那些追名逐利的严光。
如同沉睡的龙潜藏于深渊,珠光内敛,犹如抵鹊山之巅的玉石,光芒与迷茫交织。
这不同于寻常的溪流沟渠,那里蛙鸣雀跃,就足以让人慌乱。

注释

万人如海:比喻人多如海,难以辨识。
曼倩:汉代隐士东方朔的字,此处借指隐居之人。
桐濑:地名,可能象征隐居生活。
严光:东汉隐士,曾拒绝刘秀邀请,后以钓鱼为生,此处用来讽刺追求功名的人。
睡龙渊底:形容深藏不露,如同沉睡的龙。
抵鹊山头:象征高洁或隐逸的境地。
蛙跳雀浴:描绘平凡生活的场景,反衬出前文的隐逸生活。
张皇:慌乱,失去常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王醇甫秀才的海隐斋所作,表达了对王醇甫深藏不露、超凡脱俗品格的赞赏。首句“万人如海最堪藏”形象地描绘出王醇甫在人海中如鱼得水,能隐匿自我,不显山露水。接下来的“何必南山有豹章”暗指其无需像南山之豹那样显赫的官职,也能保持淡泊名利的态度。

“避世金门师曼倩”借汉代隐士东方朔(字曼倩)的典故,赞美王醇甫的隐逸风范,暗示他选择的是如曼倩般的智慧和自由。而“变名桐濑笑严光”则以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自嘲的方式,表达王醇甫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笑对人生。

“睡龙渊底珠潜色,抵鹊山头玉混芒”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王醇甫比喻为深藏不露的明珠和混杂于山巅的美玉,进一步强调他的才华和高洁品质。最后,“不比寻常沟渎里,蛙跳雀浴便张皇”以对比的手法,讽刺那些在平凡生活中琐碎自扰的人,反衬出王醇甫的从容与淡然。

整体来看,项安世通过精炼的诗句,赞扬了王醇甫的高尚情操和隐逸生活,展现了对清高人格的敬仰和追求。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刘都干所藏杨秘监诗卷

我虽未识诚斋面,道得诚斋句里心。

醉语梦书辞总巧,生擒活捉力都任。

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

肯为小山题短纸,自家元爱晚唐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狄彦哲云溪隐居二首(其二)

江汉兵馀八十秋,后生谁及见前修。

开元遗事无人说,正始诸贤何处求。

此老尚堪矜式在,吾侪欲为子孙谋。

不嗔拱立烦鸡黍,时复敲门系小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狄彦哲云溪隐居二首(其一)

闲居郭内似村中,背市临河一径通。

案上漆书何世字,墙头碧瓦古时宫。

苦遭客子惊鸥鸟,闲在桥边数钓筒。

不是庞公怕城府,也来相就作渔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周丞相寿沙亭

台星入轸照三湘,申画南云作寿乡。

太始以来山色在,北流无尽水声长。

曾开皇极颁诸福,亲把鸿钧转八荒。

却倚虚栏看平楚,野潢闲受济川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