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三)黄龙洞

百丈崖头更问源,珊珊流水铁桥前。

飞云忽被风吹散,万树桃花锦一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百丈崖头探寻源头的景象,以及沿途流水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在铁桥前的清澈与动态美,以及云雾随风消散后的桃花盛开之景,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百丈崖头更问源”,点明了探索的地点和目的,即深入探寻源头,体现了对自然奥秘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接着,“珊珊流水铁桥前”一句,通过“珊珊”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流水轻盈、缓慢流动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中温柔的乐章。而“铁桥”作为背景,既稳固又不失古朴,与流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飞云忽被风吹散”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现象的变化,将抽象的情感融入具体的场景之中。云雾的消散象征着某种束缚或障碍的解除,暗示着心灵的自由与开阔。同时,这也为下一句“万树桃花锦一川”的美景铺垫了情感基调,预示着美好事物的到来。

最后一句“万树桃花锦一川”,以“锦”字形容桃花盛开的景象,不仅突出了色彩的丰富与艳丽,还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生命力。桃花盛开的场景如同锦绣般铺展在河川两岸,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探索未知、追求自由、欣赏美好等主题。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四)天华洞

觉山泽山同爱山,春来不来春又残。

四贤祠宇天华上,司马行窝亦扁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五)飞云顶

飞空直上飞云顶,踏断铁桥无路还。

公还不还心亦死,纵上无山意未阑。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六)小石楼

小石桥居天小脩,藤萝十丈缀悬旒。

玉玉割与蓬莱股,流落于今在海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七)大石楼

大石楼居天大脩,玲珑积翠空中浮。

楼下王孙今不见,斜阳输与落軥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