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泉诗

作诗愧才悭,徒勤再三请。

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

恶句如恶人,浪出必遭屏。

君诗似澄江,万里无滓泞。

我诗昩格律,聒耳类蛙黾。

苏公经行地,亭宇稍葺整。

方池湛寒碧,曾照东坡影。

新诗与妙画,千载未为永。

不闻宗庙器,傍欲间瓦皿。

吾徒且加餐,今古屈伸顷。

何如弃寸绳,要出千尺井。

蓬莱隔弱水,未易凌倒景。

时能访幽独,论文具醪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名为《双泉诗》。诗中以双泉为背景,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首联“作诗愧才悭,徒勤再三请”道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自省,以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不懈努力。接着,“一聆咸池奏,顿觉哇淫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听到优秀作品后的内心感受,仿佛杂音被净化,心灵得到了洗涤。

“恶句如恶人,浪出必遭屏”强调了对诗歌质量的严格要求,认为糟糕的作品如同恶人,终将被摒弃。而“君诗似澄江,万里无滓泞”则赞美了他人作品的纯净与高雅,如同清澈的江水,无杂质。

“我诗昩格律,聒耳类蛙黾”自谦地指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不足,比喻自己的作品如同蛙黾的叫声,嘈杂而不和谐。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苏轼曾经游历过的地点,通过“方池湛寒碧,曾照东坡影”这一景象,寄托了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

“新诗与妙画,千载未为永”表达了对艺术作品长久流传的渴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像优秀的诗歌和绘画一样,跨越千年,成为永恒的艺术珍品。然而,“不闻宗庙器,傍欲间瓦皿”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境,即真正的艺术品往往难以得到应有的尊重,常常被低俗之作所取代。

最后,“吾徒且加餐,今古屈伸顷”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保持坚韧的精神。而“何如弃寸绳,要出千尺井”则是对突破自我限制、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诗人以“蓬莱隔弱水,未易凌倒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即使距离遥远,也应坚持不懈。同时,“时能访幽独,论文具醪茗”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友间的交流与探讨的重视,认为在品茶论诗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与理想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九日登琼台再次前韵

异乡感节物,聊赴使君请。

层台缥缈间,野旷天宇静。

木落水涵空,氛雾俱远屏。

篱边菊斓斑,远摘带沙泞。

谁云鼓吹雄,谩欲等蛙黾。

短发不胜簪,乌帽倩谁整。

衰颓强追欢,起舞羞顾影。

君忧白昼短,我爱清夜永。

三釂意弥勤,殽酒罄杯皿。

弃置身外事,聊复乐俄顷。

世方汹波澜,我心犹古井。

归来豪兴尽,宴坐朝内景。

明朝汲新泉,旧箧馀赐茗。

形式: 古风

中秋谢彦恭惠酒

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

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

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

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

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

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

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

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

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

形式: 古风

和徐漕苦雨之什

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

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

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

形式: 古风

元夕阴雨孤城愁坐适魏十二介然书来言琼台将然万炬因以寄之

海滨遇元夕,况值愁阴天。

重云障佳月,微雨杂瘴烟。

孤城欲黄昏,里巷已萧然。

荒祠鼓坎坎,老巫舞蹁跹。

挥杖眩村氓,捩齿传神言。

异域俗尚鬼,殊形耳垂肩。

邦人素敬畏,香灯竞骈阗。

使君招我饮,老病不得前。

有如伏枥马,硉兀难加鞭。

遥知琼台上,万炬照绮筵。

幽人正愁绝,跏趺坐深禅。

雾霭埋群山,不碍孤月圆。

茅庵一灯留,照我独不眠。

夜阑香篆销,息息火自传。

何当访羽客,同上罗浮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