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谢彦恭惠酒

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

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

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

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

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

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

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

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

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诗人李光在海康郡接受太守的美酒馈赠,与宾客欢聚畅饮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中秋有佳月,名酝来海康”,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中秋之夜,美酒从远方的海康而来,预示着一场美好的聚会即将开始。接着,“海康太守贤,怜我持空觞”表达了对海康太守的赞美与感激,太守体恤民情,将美酒分赠给诗人,使他得以在佳节之际享受美酒。

“远分十具至,呼儿唤邻墙”描述了太守慷慨解囊,不仅送来了美酒,还邀请了邻居一同分享这份喜悦。接下来,“坐客尽饮流,一举空罍缸”表现了宾客们尽情畅饮,酒缸被一饮而尽的热闹场面。

“酒酣对明月,不藉灯烛光”描绘了在明亮的月光下饮酒,无需灯火照明的场景,突出了中秋之夜的明亮与美好。随后,“移席俯清流,照我两鬓霜”则通过移动座位,面对清澈的水流,映照出诗人两鬓斑白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岁月流逝的感慨。

“海北与海南,各在天一方。我老归无期,两地遥相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年岁渐长、归乡无期的无奈。最后,“宴坐桄榔庵,守此岁月长。愿子一咄嗟,跨空结飞梁。度此往来人,鱼盐变耕桑。篱边白衣来,莫待菊蕊黄”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友人能助其跨越障碍,让往来之人得以改变生活,从捕鱼为生转变为农耕,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和徐漕苦雨之什

泽国三月雨,浩渺灌室庐。

燮调归化工,佞佛计已疏。

乘时舞鳅鳝,快意凫鹜趋。

君来持龙节,问俗浮江湖。

风涛正豗蹙,斯民岂宁居。

一饱不可期,况乃供军须。

素怀澄清志,慷慨时登车。

田畴得安业,十郡通有无。

阴霾会消释,清风为驱除。

渐闻闾里间,欢声变嗟吁。

形式: 古风

元夕阴雨孤城愁坐适魏十二介然书来言琼台将然万炬因以寄之

海滨遇元夕,况值愁阴天。

重云障佳月,微雨杂瘴烟。

孤城欲黄昏,里巷已萧然。

荒祠鼓坎坎,老巫舞蹁跹。

挥杖眩村氓,捩齿传神言。

异域俗尚鬼,殊形耳垂肩。

邦人素敬畏,香灯竞骈阗。

使君招我饮,老病不得前。

有如伏枥马,硉兀难加鞭。

遥知琼台上,万炬照绮筵。

幽人正愁绝,跏趺坐深禅。

雾霭埋群山,不碍孤月圆。

茅庵一灯留,照我独不眠。

夜阑香篆销,息息火自传。

何当访羽客,同上罗浮巅。

形式: 古风

丙寅重九权郡李申之置酒严氏野趣亭爱其幽深因作此诗

迁流南海滨,两见菊蕊黄。

今晨有嘉招,驾言陟崇冈。

负郭得胜游,幽居渺云庄。

小亭椰叶间,下有青莲塘。

寒花卧短篱,疏松间修篁。

隔屋鸡犬声,远村散牛羊。

使君慕幽贞,爱此野趣长。

缅怀千载人,聊复举一觞。

西风起萧瑟,吹我两鬓霜。

旋驾岂无期,良燕讵易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琼惟水东林木幽茂予爱此三士所居虽无亭馆之胜而气象清远连日水涨隔绝悠然遐想各成一诗目为城东三咏(其一)杜公司法

南极多老人,及见九代孙。

君生古崖州,气质清且温。

今年八十二,颇觉行步奔。

白发映红颊,疑是羲皇人。

城东有幽居,潇洒真隐沦。

渊明寓栗里,子美还羌村。

迁流到双泉,得与君子邻。

仁里圣所择,德齿古所尊。

佳节近重阳,黄花已纷纷。

家家社酒香,处处烹鸡豚。

今朝风日好,水落依旧痕。

一散腰脚顽,杖策时叩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