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排闷(其七)》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
首句“刻意伤春许自工”,诗人以“伤春”为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感伤。这里的“工”字,既可理解为技艺高超,也可解读为刻意为之,体现了诗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精心雕琢。
接着,“懒将兵策画山东”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政治事务的疏离态度,或许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或无奈,表现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甘陵有部分南北,李蔡为人在下中”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李蔡来表达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李蔡是汉朝的一位官员,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或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感到不满足。
“盖世功名成画虎,馀生遇合应非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我审视。诗人将自己比作“画虎”,即虽有盖世之功名,却未能真正实现,如同画虎不成;而“非熊”则可能是指未能达到像熊一样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自身成就的反思与遗憾。
最后,“故山烟雨真奇绝,虚向东华换软红”两句,诗人以自然景象作为寄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故山烟雨象征着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平静,而“东华换软红”则可能暗喻世俗的繁华与喧嚣,诗人似乎在说,宁愿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不愿被世俗的繁华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历史典故、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