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
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这首诗描绘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局势,以及各自为政、势力未分的情况。开篇“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表达了时间背景和国家动荡不安的情形。“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进一步强调了当时的军事联盟与权力的分散状态。
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从成拒秦帝”,可能是在暗示战略家孙武(也称孙子)拒绝秦始皇的邀请,而策决问苏君则是询问苏代关于用兵之道。这里展现了古代智者对于战争和国家大事的深刻洞察。
“鸡鸣将狗盗”一句,借用了古人评说名将如同雄鸡报晓、勇士若盗犬一般,以此比喻军中英杰之才。而“论德不论勋”则表达了一种选拔官的观点,即重视才能和品德而非只看功绩。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有力,展示了作者对古代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的深刻理解与鉴赏。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国家安危和英雄英杰的关切,以及对于才德兼备之士的推崇。
不详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越岭千重合,蛮溪十里斜。
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谁怜在荒外,孤赏足云霞。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
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
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仙媛乘龙日,天孙捧雁来。
可怜桃李树,更绕凤皇台。
烛照香车入,花临宝扇开。
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
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