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春风吹起石底云,丰隆唤出苍龙孙。

古苔初破土膏滑,露华净洗龟筒痕。

先生爱笋如爱玉,冷笑人间饫膏肉。

我生无家怀此君,十年未解求一束。

先生卜筑江之干,轩窗萧洒鸣风湍。

玉麈不挥秋飒飒,翠佩欲动声珊珊。

高歌不觉凛毛发,坐令异境生清寒。

便欲契青奴,谢彼苜蓿盘。

先生若肯慰我之大嚼,我亦为之披腹呈琅轩。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风轻拂石下云,雷神子孙显威神。
古老青苔破土而出,露水洗净龟壳印痕。
先生爱笋如珍宝,笑人间贪食肥腻。
我身无家心向竹,十年求一束也难寻。
先生江边建居所,门窗清风中回响。
秋意凉爽玉麈不动,碧绿佩饰微响声声。
高歌引得寒气生,清冷世界顿现眼前。
愿与青竹为伴,拒那苜蓿宴席。
若先生能解我馋,我定敞开心扉共赏美景。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
石底云:石下的云雾。
丰隆:古代传说中的雷神。
苍龙孙:雷神的子孙,象征春天的到来。
土膏:滋润的土壤。
龟筒痕:龟壳上的痕迹。
爱笋如爱玉:比喻对竹笋的珍视。
饫膏肉:形容人过度贪食油腻食物。
大嚼:大口吃食。
披腹呈琅轩:坦诚相见,展示内心深处的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对竹笋的深深喜爱。首联“春风吹起石底云,丰隆唤出苍龙孙”以春风和神话中的雷神丰隆象征生机勃发,竹笋破土而出,犹如龙孙崭新。颔联“古苔初破土膏滑,露华净洗龟筒痕”进一步描绘竹笋生长环境的清新与洁净。

诗人以“先生爱笋如爱玉”表达对竹笋的珍视,如同对待美玉一般,与世俗的肥腻生活形成对比。他自述“十年未解求一束”,流露出对竹笋的渴望和难以满足的情感。颈联写傅隐君居所的雅致,“轩窗萧洒鸣风湍”,竹林环绕,环境清幽。

诗人与友人共享竹笋的高雅情趣,“玉麈不挥秋飒飒,翠佩欲动声珊珊”,欢宴中笑声清脆,歌声激昂。尾联诗人表示,如果傅隐君能让他饱食竹笋,他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喜悦。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诗人对自然与高洁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耕读轩

路逢谁家子,背手牵黄犊。

犁锄负在肩,牛角书一束。

辄耕且吟诵,息阴坐乔木。

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

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

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

买臣负薪歌,倪宽带经读。

寄语少年徒,行当踵前躅。

形式: 古风

蚕作茧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

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

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

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

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

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形式: 古风

读五柳先生传

渊明千载士,志节尚苦清。

奈为五斗米,受彼县令名。

束带见督邮,颇亦用下情。

当时岂无议,以后何平评?

苟非归去来,五柳传不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贾浪仙骑驴图

雪花打帽风搅须,宽衣破靴骑蹇驴。

先生自是山泽臞,瘦名之传岂为虚?

穷吟苦思不觉老,知音幸遇韩京兆。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犹能为君道。

清声千古在世间,好诗句句誇浪仙。

我恨后生五百年,不得抵掌谈微玄。

形骸孤陋向岩壑,竹冠草衣空卓荦。

披图挹之嗟寂寞,断桥流水梅花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