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闸遇使者议和一首

浩浩水千里,层层堤几重。

谁为此过颡,曲障尔朝宗。

浪散忽成雪,潭昏那见龙。

浮山何足论,圣德务含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广阔的江水流淌千里,层层堤坝重叠无数。
是谁这样忧虑,弯曲的堤防像是要引导你的归途。
浪花散开犹如白雪,深潭昏暗难以寻觅龙影。
浮山算得了什么,圣人的德行在于包容万物。

注释

浩浩:形容水势盛大。
千里:形容水流之长。
层层:形容堤坝密集。
过颡:形容极度忧虑,额头上仿佛能看见汗水。
曲障:比喻曲折的堤防。
朝宗:古代指河流朝向大海,这里象征着归向源头。
浪散:浪花散开。
雪:比喻浪花的洁白。
潭昏:潭水昏暗。
龙:古人常以龙象征帝王或神秘力量。
浮山:比喻不重要的事物。
圣德:圣人的品德。
务:致力于,追求。
含容:包容,容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水景的诗,通过对浩瀚水势与层层堤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诗人疑问谁能使得水过堤,而“曲障尔朝宗”则是指如何保护自己的宗族和国家不受洪水之害。接下来的“浪散忽成雪,潭昏那见龙”生动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水势与深不可测的水底,似乎连龙都难以在其中现身。这一段落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

最后两句“浮山何足论,圣德务含容”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诗人认为在面对自然界的浩大与深邃时,人类的争斗与成就都显得微不足道,而“圣德务含容”则是倡导以宽广的心胸去包容一切。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和深刻领悟,也反映出诗人在面对重大变局时所保持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圣德(理想的君主品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姑苏泛月一首

夜来谁共泛灵槎,飞上牵牛织女家。

但觉满身天雨露,绝无一点世尘沙。

秋将寒玉清风阵,月借镕银泼浪花。

投晓归来互相告,等闲休向俗人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昌国偶成一首

诸邑皆山可夜驰,海中昌国力难施。

风潮阻渡由天地,期会申严限日时。

愿以老身从此免,忍将人命逼诸危。

交门山下须臾死,肉食诸公知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舍弟挽余为灯火计已而余出夜梦其以诗来感叹赋一首

吴头望楚尾,两处各穷愁。

万事吾皆失,三冬汝自修。

人情千仞险,春事九分休。

梦断依然处,天涯一钓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郊居即事一首

涉世足悔吝,杜门安退藏。

谤从闲处省,乐向静中长。

薜荔日缘壁,琅玕春透墙。

近来无事作,浑以醉为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