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涉世足悔吝,杜门安退藏。
谤从闲处省,乐向静中长。
薜荔日缘壁,琅玕春透墙。
近来无事作,浑以醉为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厌倦与逃避,以及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涉世足悔吝,杜门安退藏。”开篇即表现出诗人对于尘世间种种烦恼的感慨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涉世"意味着参与世俗社会,而"足悔吝"则是因为长久地卷入其中而感到后悔和厌倦。接着,“杜门安退藏”表明诗人选择了关闭心扉,退出尘嚣,以求得内心的平静。
“谤从闲处省,乐向静中长。”这里进一步强调了远离世间是非、享受清净生活的心境。“谤从闲处省”意味着在安静的环境中减少或消除他人的毁谤和非议,而“乐向静中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静态生活的喜悦,并希望这样的状态能够持久。
“薜荔日缘壁,琅玕春透墙。”这两句以生动的景象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自然美景。"薜荔日缘壁"形象地展示了一种蔓草攀缘于墙面的情景,而“琅玕春透墙”则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出即便是在隐居中,也能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近来无事作,浑以醉为乡。”末尾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现世生活的超脱和对酒精带来的暂时逃避的依赖。"近来无事作"表明诗人的日子过得悠闲而无忧,“浑以醉为乡”则意味着借助于酒精,诗人找到了心灵上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嚣、追求精神宁静的深切愿望。
不详
日气方穿户,风潮忽及门。
郊原雨脚密,窗牖浪花翻。
船系家家屋,帆飞处处村。
江南一羁客,微命托乾坤。
凤翅出沧溟,扁舟过洞庭。
银河万顷白,螺髻两山青。
凡隔幽墟洞,神传岳渎经。
不须寻上界,只此是青冥。
水远通天上,山浮似海中。
四围银色界,一簇画屏风。
秋熟渔樵市,云连佛老宫。
我来迷所指,多谢主人翁。
一从婚宦别家乡,又见西风雁作行。
卧念昔言乘款段,梦寻新句得池塘。
猿惊鹤怨草三尺,楚尾吴头天一方。
归去儿童定相笑,秋容已上鬓边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