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秀才归华亭

九月清霜下,三江白舫归。

芙蓉寒始发,鸿雁暮还飞。

自许同张翰,谁怜滞陆机。

读书沧海上,灯火映林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之后的景象,以及对友人归乡的深情送别。首句“九月清霜下”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清霜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三江白舫归”则以舟船归航的形象,暗示友人即将踏上返乡的旅程,画面中既有离别的哀愁,也蕴含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芙蓉寒始发,鸿雁暮还飞”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寒霜之下,荷花才开始绽放,这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隐喻——在经历了艰难与等待之后,美好的事物才会显现。同时,鸿雁南飞的画面,既是对友人归途的想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自许同张翰,谁怜滞陆机”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张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最终辞官归隐;陆机则因政治牵连而滞留他乡。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友人归隐或回归内心的渴望,也流露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理解。

最后,“读书沧海上,灯火映林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希望的画面。友人在海上的读书生活,虽然孤独,但充满了知识的光芒;而灯火映照在林间的门扉,则预示着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温暖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周子才惠菊并酒

分我名园种,迎霜花正开。

故山有篱落,秋色此亭台。

坐赏成孤酌,吟看信几回。

因君兴不浅,昨遣白衣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榆林城

凭高望不极,天外一鸿过。

万岭夕阳尽,孤城寒色多。

芦笳满亭堠,羽檄度关河。

遥忆龙庭士,严霜正荷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落花有感

花开惊节序,花落转堪悲。

物色殊无意,春风暗有期。

蝶回芳草径,莺度夕阳枝。

独有豪华子,青楼醉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望西山

西山久不到,花鸟向何人。

风散石崖雪,天开湖水春。

老僧虚白社,骚客负青蘋。

底事燕京陌,黄尘满角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