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
紫燕黄鹂驱日月,朱樱红杏落条枚。
诗成稍觉嘉宾集,饮少先愁急板催。
亲遣小童锄草径,鸣驺早晚出城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和答赵令同前韵》。诗中,诗人感叹人生的忙碌,几乎没有闲暇时光,只能在忙碌中寻找片刻的休息。他以紫燕黄鹂的飞翔和朱樱红杏的凋落象征时间的流转,暗示生活的匆忙。诗人写到自己写诗时,宾客虽少,但聚会的气氛已现,而酒还未尽,急促的鼓声似乎催促着时光的流逝。
他还提到家人派遣小童照料园中的小径,以及期待着鸣驺(官府的传令车马)早晚进城的时刻,这可能意味着诗人渴望与外界保持联系,同时也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官场的疏离感。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感慨,以及对闲适时光的珍视。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细学梅花落晚风,忽翻柳絮下春空。
家贫无酒愿邻富,官冷有田知岁丰。
夜听枕边飘屋瓦,梦成江上打船篷。
觉来幽鸟语声乐,疑在白鸥寒苇中。
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笔端那有此,千里在胸中。
四蹄雷电去,一顾马群空。
谁能乘此物,超俗驾长风。
逸材归辔勒,岁在执徐同。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