鸂鶒

池寒柳复凋,独宿夜迢迢。

雨顶冠应冷,风毛剑欲飘。

故巢迷碧水,旧侣越丹霄。

不是无归处,心高多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池塘寒冷柳叶又枯落,独自过夜时光漫长遥迢。
雨打头顶冠帽应当觉冷,风吹羽毛像剑要飘摇。
旧日的巢穴已被碧水所迷,往日的伙伴飞越了云霄。
并非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只是心性高傲常感寂寞寥落。

注释

池寒:池塘寒冷。
柳复凋:柳树再次凋零。
独宿:独自过夜。
夜迢迢:夜晚漫长。
雨顶冠:雨打头顶的冠帽。
应冷:应该感到冷。
风毛剑:风吹动的羽毛像剑。
欲飘:想要飘动。
故巢:旧日的巢穴。
迷碧水:被碧绿的水所遮蔽或遗忘。
旧侣:往日的同伴。
越丹霄:飞越过红色的云天,比喻飞得很高很远。
不是:并非。
无归处: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
心高:心性高傲。
多寂寥:常感寂寞寥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忧郁的情境。诗人在深夜里独自一人,面对着寒冷的池塘和凋零的柳树,环境的萧瑟加剧了他的孤寂感。"雨顶冠应冷,风毛剑欲飘"两句生动地表现了外界的阴冷与内心的不稳,仿佛连衣冠都被雨水浸湿,头发也因风而飘扬,这种写法增添了一份哀愁。

然而,最令人感到诗人孤独的是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故巢迷碧水,旧侣越丹霄"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而现在却只能在心中重温。这里的“故巢”和“旧侣”都是对往日美好的追思,这种追思更是因为现实中的孤独而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不是无归处,心高多寂寥"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有归属之地,但由于内心的高洁和不羁,使得他即便在归属中也感到寂寞。这不仅是对外界环境的写照,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深刻描绘。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一)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

海鳅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

树随山崦合,泉到石棱分。

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

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二)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

鹭巢横卧柳,猿饮倒垂藤。

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

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

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三)

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

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

洞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沈。

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四)

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

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

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

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