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一)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

海鳅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

树随山崦合,泉到石棱分。

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

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翻译

深夜醉酒直到清晨才醒来,独自吟诗担心脱离了同伴。
在涨潮时看到海鳅出现,江鹄的鸣声在雾中可闻。
还未到腊月梅花已先结果,经历冬天的草木自然芬芳。
树木随着山坳汇聚在一起,泉水遇到石头棱角便分流。
雨中的空林留有虎的足迹,云遮的绝岭回荡着猿的啼声。
异乡的我头发在风中萧瑟,与纷乱的思绪共度明日时光。

注释

夜醉:夜晚喝醉。
晨方醒:早晨才醒来。
孤吟:独自吟诗。
恐失群:害怕与伙伴分离。
海鳅:一种生活在海中的鱼。
潮上见:随着潮水出现。
江鹄:江边的天鹅。
雾中闻:在雾中听到声音。
未腊:未到腊月。
梅先实:梅花提前结果。
经冬:经过冬天。
草自薰:草木自然散发香气。
树随山崦合:树木随着山谷汇聚。
泉到石棱分:泉水流经石头时分开。
虎迹:老虎的脚印。
空林雨:雨中的空旷树林。
猿声:猿猴的叫声。
绝岭云:云遮雾绕的高峰。
萧萧:风声,这里形容凄清。
异乡鬓:身处异乡的年长者。
明日:第二天。
丝棼:像丝一样纷乱,比喻思绪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诗人夜晚饮酒至醉,清晨方才醒来,感慨于自己可能会失去同伴或朋友的孤独。海鳅潮上见、江鹄雾中闻,则是通过对海鳅和江鹄叫声的描写,表达诗人希望得到友情的召唤。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两句,展示了植物在严冬时期依然顽强生长的情景,梅花未到腊月就已经结果,而草木则在经历过冬天的严寒后依旧散发出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强韧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希望。

"树随山崦合,泉到石棱分"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山林间泉水潺潺、树木依傍的画面。这里的“随”字用得十分精妙,表达了自然界事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

接下来的"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两句,则是通过对虎踪和猿啼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山林气氛。诗人似乎在强调,即便是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荒凉的自然环境中,也有生命活跃的迹象存在。

最后"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情思,以及对未来与朋友共同编织命运的美好愿望。这里的“萧萧”形容头发之声,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生命力和未来美好愿望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二)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

鹭巢横卧柳,猿饮倒垂藤。

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

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

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三)

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

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

洞丁多斲石,蛮女半淘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沈。

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其四)

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

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

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

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泛五云溪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