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玉堂春》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冬日寒风中,室内温暖如春,室外却是一片萧瑟之景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
“同云忘冻。密雨廉纤飞动。” 开篇即以“同云”、“密雨”描绘冬日的寒冷与湿润,通过“忘冻”二字,既表现了天气的严寒,也暗示了室内温暖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寒色侵人,正好飞觞。” 这一句不仅写出了冬日的寒冷,更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室内饮酒取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凤炭红生,共约毡炉会,莫听空阶滴断肠。” “凤炭”指的是形状如凤凰的炭火,其“红生”象征着室内温暖如春,与室外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毡炉会”则进一步强调了室内的舒适与聚会的欢乐。“莫听空阶滴断肠”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室外寒冷与孤独的感慨,同时也突显了室内聚会的温馨与满足。
“一望江南烟锁,飘零病叶黄。” 这一句将视线转向江南,描绘了一幅烟雾笼罩、落叶飘零的景象,与前文的室内温暖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冷暖差异。
“遥想长安,天气高寒处,早庆丰年雪片狂。” 最后一句,诗人遥想长安的天气,预祝那里能迎来丰年的瑞雪,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寒冷冬日中寻找温暖、寄托希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