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仲所作的《别从游诸生偶作》。诗中以“蠹简终年屋数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书斋内常年积累的书籍,简陋的居所却承载着丰富的知识与学问。接下来,“可堪函丈拥诸贤”,表达了对众多学者聚集一堂的感慨,虽身处简陋,却能与诸多才智之士交流切磋,实为难得。
“衣冠岁月虚游走”一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虽四处游历,但并未真正有所收获或建树,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自身成就的反思。“天地文章敢自专”则表明诗人对于天地间浩瀚的知识和文化不敢妄自尊大,深知自己的学识有限,不敢轻易断言。
“何处炉锤功化妙,古今糟粕浪相传”两句,诗人探讨了知识与文化的传承问题。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与技艺需要通过实践与磨砺才能达到精妙的境界,而历史上的许多知识和文化却往往被无意义的流传所淹没,缺乏实质性的价值。
最后,“人心万古羲皇易,不是杨雄敢议玄”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他指出,尽管时代变迁,人心的本质或许并未改变,但要深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真谛,却非易事,需要像杨雄这样的思想家敢于提出深刻的见解和理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知识探索、文化传承以及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深思熟虑,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