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菊

浣纱仙子锦为容,霸越亡吴第一功。

曾逐鸱夷全晚节,故开寒艳傲秋风。

露啼珠泪情如在,月照霞妆色更浓。

斜倚阑干娇不语,依稀犹记馆娃宫。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西施菊”为题,通过描绘西施与菊花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西施的深情缅怀以及对菊花高洁品质的赞美。

首句“浣纱仙子锦为容”,以“浣纱仙子”喻指西施,她如同一位织锦的仙女,以锦绣般的容貌示人,形象地描绘了西施的美丽与神秘。接着,“霸越亡吴第一功”一句,点出了西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她不仅美貌绝伦,更以其智慧和计谋帮助越国战胜了强大的吴国,成就了一段佳话。

“曾逐鸱夷全晚节,故开寒艳傲秋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西施的形象。这里“鸱夷”指的是范蠡,他与西施一同离开越国,隐居于江湖之中,保持了高尚的节操。“寒艳傲秋风”则借菊花的坚韧不屈,象征西施即使在历史的风雨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高洁。

“露啼珠泪情如在,月照霞妆色更浓”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西施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仿佛西施的泪水在露珠中闪烁,她的深情仿佛仍在人间;而月光下的霞妆则更加鲜艳,寓意着西施的美不仅在生前,更在后人心中永存。

最后,“斜倚阑干娇不语,依稀犹记馆娃宫”两句,以西施斜倚栏杆的姿态,展现出她虽已远离尘世,但那份娇羞与哀愁却依旧深藏心底,仿佛她还在回忆那个充满故事的馆娃宫,那座见证了她一生传奇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与菊花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螺川望文丞相坟

六歌声断市朝空,紫盖黄旂散朔风。

厓海有心同捧日,燕台无路可从龙。

苍梧处处愁云黑,杜宇年年怨血红。

江上孤坟劳望眼,古碑芳草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春日西园燕集同何檗樵作

佳客芳时不易逢,江南三月雨濛濛。

酒当半醉半醒处,春在轻寒轻暖中。

柳絮乱飘歌扇白,海棠如妒舞衣红。

晚来更按扬州调,声绕吴姬翠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忆故园花树和张少游

小苑繁花树树奇,映山临水惜芳菲。

步摇弱佩风微入,汗浥残妆露未晞。

密叶丛阴莺并语,香台兰榭燕交飞。

故园物色今如此,何事天涯人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陶氏忠烈祠

紫诰丹书出凤池,天恩此日九泉知。

生前不用封侯印,身后还看堕泪碑。

南粤祠堂供俎豆,东吴父老想旌旗。

至今部曲兰溪上,犹记当年骂贼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