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苍波照客颜,危亭天畔更跻攀。
鱼龙欲见空中阁,风雨忽移何处山。
绝壑浮云来掌上,扶桑倒影接人间。
凭陵愁思翻无际,渔父孤帆去独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海边高亭,远眺万里苍茫的海洋,阳光映照着他的面容。他攀登至天边的危亭,期待见到鱼龙腾跃于空中阁楼,然而风雨突起,山峦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深渊上浮云缭绕,如同掌中之物,而扶桑树的倒影则连接着人间与海面。诗人的情感在这样的景色中翻涌无尽,内心充满愁绪,而此时,只有孤独的渔夫驾着小舟悠然离去,显得格外宁静。整体上,这首诗以壮丽的海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绪和对世事的感慨。
不详
清初著名诗人。一字屺云,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危楼千尺瞰沧溟,泰岱东来作翠屏。
拂槛寒星晴历历,侵衣银汉画泠泠。
地连朔雪孤城白,天入齐烟一带青。
尊酒未酣人欲散,西风黄鹄度空冥。
草色青青揽辔游,马头见说古营丘。
荒村老树闻莺少,舞絮惊沙搅客愁。
霸气尚留齐海岱,微言谁问鲁《春秋》。
登临预拟蓬莱阁,好倚扶桑到十洲。
群仙冉冉下青峰,回合虚无紫气重。
日出天门当汉畤,云深御帐失秦松。
双崖石裂惊龙斗,四月桃开积雪封。
辇道荒芜民力尽,相如禅草且从容。
矶头一望一含情,吴楚风帆入掌平。
山寺楼台衔岸出,江村烟火杂云生。
东南极目真天堑,鼓角连年动石城。
今古销沈余钓艇,断肠重听暮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