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花游

海棠与江蓠,同艳异今古。

我折江蓠花,间以海棠妩。

狂呼红烛来,照见花双开。

恨不称花意,踟蹰清酒杯。

酒杯清复深,秋士多春心。

且遣秋花妒,毋令秋魄沈。

云何学年少,四座花齐笑。

踯躅取鸣琴,弹琴置当抱。

灵雨忽滂沱,仙真窗外过。

云中君至否,不敢问星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秋夜花游》,通过对海棠和江蓠这两种花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首句“海棠与江蓠,同艳异今古”点出两种花的美丽,它们跨越时空,各有其独特魅力。接下来,“我折江蓠花,间以海棠妩”表达了诗人亲手采摘花朵的动作,以及对花的欣赏和亲近。

“狂呼红烛来,照见花双开”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对夜晚的热烈情绪。然而,“恨不称花意,踟蹰清酒杯”又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无法满足花期的遗憾,借酒浇愁,希望留住花的瞬间。

“酒杯清复深,秋士多春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秋夜虽凉,但他的心境却如春天般充满生机。他甚至让秋花嫉妒,不愿让秋天的落寞气氛过于沉重。“云何学年少,四座花齐笑”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希望能像年轻人一样无忧无虑地欣赏花开花落。

最后,“踯躅取鸣琴,弹琴置当抱”和“灵雨忽滂沱,仙真窗外过”描绘了诗人借音乐和自然景象抒发情感,而“云中君至否,不敢问星娥”则留下了一丝神秘和期待,暗示着诗人对未知的向往和对仙人降临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花为媒介,寓言人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时光流转的哲思,展现了龚自珍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东陵纪役(其一)

天伣徽音在,龙飞故剑亡。

两宫仪裴亹,七萃泪淋浪。

郁律川原势,低徊葆吹长。

东行三百里,何处白云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东陵纪役(其二)

帝子华年小,初弦宝月沈。

端娴三肃礼,悯动六宫深。

徒殡飞秋雪,迎神下彩禽。

松楸依在咫,慈孝万年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东陵纪役(其三)

閤事疏朝请,君恩许看山。

日衔宿星去,神拂凤皇还。

望眼将连海,诗声欲过关。

云旗风马队,旬日梦魂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韩将军行

定军山顶愁云结,沔水奔流诉呜咽。

荒城一角枕褒斜,漠漠土花埋恨血。

武乡侯死已千年,留得孤忠照双烈。

健庵将军好身手,百战金川胆如斗。

生小伊凉将种奇,捐躯报国家何有。

累世从戒半死绥,主恩特奖忠良后。

踏残红雪返天山,马上驮回刀箭瘢。

万里羽书摧破贼,连番笳吹促平蛮。

军声到处戈先倒,王冉高徐如电扫。

散关月出栈云横,快马轻刀巢尽捣。

元戎驰奏动华銮,勇号先颁上将坛。

孔翠已沾仙露湛,铁衣犹裹阵云寒。

丈夫义气填胸腑,誓斩幺么靖降虏。

拔剑终须荡蚁城,当车那许撑螳斧。

谁知蓦地卷妖氛,豕突狼奔战血腥。

寇穷无路转难遏,野哭连村不忍听。

将军奋臂大呼起,男儿今得死所矣。

黄沙滩外日无光,生掷吾头御奸究。

弯弓立马马忽蹶,愤碧淋漓溅江水。

裨将桓桓记姓高,手挽征袍为公死。

诘朝援至扫榛荆,雨泣连营问结缨。

击贼睢阳魂不散,迎归先轸面如生。

五丈溪头停素旐,灵輀不发阴风袅。

九原合与葛侯邻,今古丹心塞苍昊。

阿兄匹马走边关,骂贼亦似常山颜。

鹡鸰原上分飞惨,豺虎丛中拔足难。

一样尺书题远志,曾无乐府唱刀环。吁嗟乎!

铜马军,赤眉贼,祇为凌烟功臣壮颜色。

獍枭函首慰忠魂,四十年来无反侧。

双烈祠边夕照残,路人指点各心酸。

蜀山陇水名常在,莫怨军中少一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