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恩上人还云门(其二)

澈师何处觅遗踪,坐听云门寺里钟。

正自年来苦行脚,个中元自有千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何处能寻觅到澈师的遗迹?
静坐倾听云门寺悠扬的钟声。

注释

澈师:指代一位已故或者隐居的高僧。
觅:寻找。
遗踪:遗留的痕迹或踪迹。
坐听:静静地聆听。
云门寺:一座寺庙的名字,可能位于山中。
钟:寺庙中的报时器,象征着宁静与禅意。
年来:近年来。
苦行脚:辛苦的旅行或修行,形容修行生活的艰辛。
个中:这里,指云门寺或这种修行生活。
元自:本来,自然。
千峰:形容山峦众多,象征佛法的广大和深远。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佛教修行者离别之情的诗句。"澈师何处觅遗踪,坐听云门寺里钟"表明诗人在寻找一位名叫澈的高僧,而此刻只能通过坐在云门寺中聆听那清脆的钟声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正自年来苦行脚,个中元自有千峰"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多年的修行历程以及内心的坚定信仰,这里的“个中”指代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元自有千峰”则是说在这个内心世界里,有着如同千座山峰一般坚不可摧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坚定。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送恩上人还云门(其一)

当日亲曾见珙公,如雷辨舌振宗风。

分明句句字字是,又向苕川访病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送戚性传

睢阳书院戚先生,纶也名孙侍从臣。

文物相传今几叶,又开讲席淑来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萧之刚

旬宣幕府得君重,直到千峰尽处回。

闻道棠阴春更绿,不妨依旧入东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程茂叔(其二)

真成有子万事足,何况人生七十稀。

莫道梅花遮五岭,头轻月朗去如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