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天谁与问,四序曷相干。
已季春成暮,当温气反寒。
农心忧地冻,俗眼惜花残。
我岂殊民意,身为父母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二月大寒偶书短句》,表达了作者对时令变化的感慨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上天谁与问”以疑问形式,展现出对自然现象的不解和对苍生命运的忧虑。接着,“四序曷相干”暗示了季节更替本应有序,但此时却出现了异常,春天已接近尾声,天气反而转寒,这反映了诗人对气候异常的惊讶。
“已季春成暮,当温气反寒”这两句直接描绘了大寒时节的景象,春末本应温暖,但现在却冷如寒冬,突显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担忧,因为地冻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农心忧地冻”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底层劳动者,他们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俗眼惜花残”则通过花残这一意象,寓言百姓生活的凋零,表达了对社会凋敝的忧虑。最后,“我岂殊民意,身为父母官”两句,诗人自省,表示自己作为官员,应当与民同忧,关心民众疾苦,体现了儒家为官之道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季节变迁为背景,寓言民生之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深关切。
不详
不觉春过半,开花始见桃。
年光双鸟翼,世事一鸿毛。
有兴抚清景,将愁付浊醪。
家林应烂漫,南望首空搔。
楼上满倾人日酒,更逢春气到京华。
盘擎白玉来生菜,胜插黄金出镂花。
客兴纷纭那可数,年光流转亦无涯。
天边梅柳应相笑,两度东风不在家。
才过中元九日期,人间最重早秋时。
当年间杰凝天粹,此际生贤作吏师。
候属金行资义节,气钟庚宿究兵奇。
愿公大用龄盈百,岁岁长吟祝寿诗。
何术可留枝上锦,谁人能换鬓边丝。
不堪有限馀春日,更值无聊足病时。
久判浮名唯念酒,肯因閒事辄忘诗。
雨频未拂金明柳,空听蓬莱唱旧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