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公赴官修学二帖赞

态腾踔而多疏,意轩昂而多趣。

倏焉如籋电之驹,沛然如纵壑之鱼。

使之为山泽之癯,抱是道以自娱,闻清风而兴起,望膏泽之沾濡,肤寸所形,秕糠金朱,岂不毅然大丈夫。

然而律之以芝繇之法度,考之以羲献之范模,媲行楷而已变,质隶草而多拘。

顾欲以之擅八体,教六书,合天下同轨之车,而不容有一辙之殊,兹其所以偾于康庄之衢。

吁。

形式:

翻译

形态活跃而疏放,意气高昂且富有情趣。
忽然像疾驰的马驹,畅游在山谷的鱼儿般自由。
使它成为山林间的清瘦之姿,怀抱大道自我娱乐,闻清风而振奋,期待润泽,哪怕微小的成就,也如同金玉一般宝贵。
然而,若用芝繇的法则衡量,或以羲献的典范来考察,它的行为虽接近楷书,但又显得拘泥隶草。
试图独揽八种书法风格,教授六种文字规则,统一天下车辙,不允许有任何差异,这就是它在康庄大道上失败的原因。
唉。

注释

腾踔:活跃、跳跃。
轩昂:高昂、精神焕发。
籋电:疾驰的马驹。
沛然:充沛、畅快。
癯:清瘦、简练。
芝繇:古代书法法则。
羲献:羲指羲之,献指献之,书法家。
楷:楷书,正楷。
隶草:隶书和草书。
八体:古代书法八种基本风格。
偾:失败、挫折。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文公在赴任和修学过程中的精神风貌。诗中赞赏他举止轻盈,意气昂扬,如同疾驰的马驹和游弋的鱼儿,展现出自由自在的个性。然而,诗人也指出他的书法风格虽然独特,既有山泽之人的清逸,又能自得其乐,但若以古代书法大家的标准来衡量,他的笔法虽变化多端,却略显拘泥,未能完全达到楷书与隶草的完美融合。诗人认为,王文公试图统一书法规范,要求所有人的作品都遵循同一标准,这在追求艺术多样性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阻碍。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王文公才情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他在艺术追求上的局限性。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王文定省中要津二帖赞

谨严而稳惬,一笔之涉,足寓心法。

淳熙之相业,动守检押。

耳目犹接,列于书籍,百体不乏。是曰王鲁公之帖。

形式:

王导怀感帖赞

王门之书祖始兴,他帖阁本皆洞精。

独馀此帖难强名,妙处顿使俗眼惊。

唐人硬黄昔流声,纸古墨暗如晨星。

儿曹缄口勿浪评,更看羲献森阶庭。

形式:

王操之旧京帖赞

永嘉戎马摇乾坤,渡江一马黄屋奔。

中原文献无复存,仅有笔阵兴王门。

猗欤大令趾右军,几年埒美名金昆。

片纸断烂如瑶琨,鸾蛟蛇蚓置勿论。

为问此帖当何人,豺狼父子蚁君臣。

纲常肇自清浊分,孰能自植无君恩。

是时咸洛尘霾昏,阡原变徙陵谷翻。

家人丘陇何足言,痛裂乃尔摧心肝。

义熙九土封函关,遗氓遮道挽息真。

矢口止诵公家坟,人心大义端不泯。

谁其主议画淮濆,伊瀍王气空膏屯。

悠悠千载有此臣,委质无乃惭州民。

感叹遗墨气涌山,我欲请剑同朱云。

收亭楸槚方成阡,大呼为叫九天阍。

形式:

长门怨

惊风不成雨,行云去无踪。

妾生三十年,著籍长门宫。

宫车辘辘春雷晓,明星初荧绿云扰。

增成丙舍争迎銮,惟有长门闭花鸟。

黄门开玉匙,画史图蛾眉。

金铺振琼钥,玉秀生铜池。

朝阳才回金屋在,转盼不堪人事改。

入宫已作郑袖啼,出塞那知延寿卖。

花残鸟语频,长门春复春。

花鸟易惊老,况复门内人。

东风动地夜来恶,万翠千红绕帘幕。

当熊自有匪石心,肯顾班姬秋扇薄。

长门勿轻怨,视此箧中扇。

白华兮绿衣,自古兮有之。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