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二)

三载崎岖蜀道行,虚名已觉负平生。

季鹰从此有归兴,思旷自来无宦情。

恐作渔樵閒话说,敢忘车笠旧交盟。

鹤滩喜与鸳湖近,夜夜相望共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的《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三载崎岖蜀道行”,描绘了诗人三年间在蜀地艰难跋涉的情景,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挑战。

“虚名已觉负平生”一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追求虚名而忽视内心真正追求的反省,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一种遗憾和反思。

接着,“季鹰从此有归兴,思旷自来无宦情”两句,引用了晋代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因秋风起而思故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明自己对官场生涯并无过多留恋之情。

“恐作渔樵闲话说,敢忘车笠旧交盟”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未来的打算,他担心自己会像渔夫和樵夫一样,与世无争,但又不忘与老朋友之间的约定,体现了诗人既有归隐之心,又不忘友情的复杂情感。

最后,“鹤滩喜与鸳湖近,夜夜相望共月明”两句,以鹤滩与鸳湖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鹤滩与鸳湖的接近,象征着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享受宁静美好的时光,而“夜夜相望共月明”则描绘了一幅月下好友相伴的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三)

秀州东郭残年里,曾得春风送客舟。

别去几何情契阔,诗来如此意绸缪。

光阴日薄皆虚度,故旧星稀半不留。

江上酒船重有约,残山剩水尚堪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四)

自蒙人日题诗后,夜夜光辉照草堂。

玉石琢磨方是器,芝兰熏染不闻香。

虚名只作寻常事,豪气何分上下床。

但恐九霄孤鹗起,老夫拭目仰难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答俞原举五首(其五)

对月有怀多好句,胜如春草梦西堂。

予人然诺千金重,到手缄书一尺长。

鹤吊机云迷故宅,燕寻王谢失雕梁。

都缘十载兴亡恨,诗后殷勤并寄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分日见雪

腊前为瑞竟无多,却向春深渎至和。

病后不禁寒料峭,老来偏恶气乖讹。

山阴笑端作故事,江上画意在渔蓑。

东君摸棱有如此,莺花寥落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